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4年06月1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关注 探寻保护传承中的政协力量 探寻保护传承中的政协力量 激活非遗“一池春水”

版面翻页
关注
04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精彩上演

探寻保护传承中的政协力量
□ 本报记者 陈元洪 秦杰 李忆南 高吕艳杏 程颖 通讯员 田倪圆

端午节铜梁安居古城划龙舟比赛现场。 记者 廖文豪 摄

 

近日,垫江县高峰镇大井村的田垄间,来自垫江县高峰小学的孩子们正在学唱市级非遗高峰薅秧歌。

向晓秋 摄

 

近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庆主场活动现场展示了“稚手童心”非遗进校园成果作品。 曹鸣鸥 摄

 

近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 刘淇境 摄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为了让广大市民、游客更好地领略到各色文化遗产的魅力,从5月28日到6月20日,我市各区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博物馆、非遗特色村镇、历史文化街区、景区等文化空间,共计安排了超210场活动,为世界更好了解重庆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提供了展示窗口。

近日,记者深入全市各区县,了解到在推动我市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上,有政协委员的倾情助力。

从娃娃抓起 创新非遗传承思路

“太阳哟~出来哟吔~明晃晃,我们下田哟~把秧薅。”6月5日,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垫江县高峰镇大井村的田垄间,一堂特别的音乐课吸引了周边村社乡亲们的“围观”——稻田里,十来名精神矍铄的老者挽起裤管,置身长势茁壮的稻苗间,背着手,齐声吆喝着高亢嘹亮的曲调。田坎上,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迎着老人们的曲调高声应和,唱出了一幅和美乡村的生动画面。这是垫江县高峰小学的孩子们在学唱市级非遗高峰薅秧歌。

这支薅秧歌队伍的成立,离不开垫江县政协委员、县社科联主席汤涛的助力。在汤涛被派驻到高峰镇任驻乡工作队队长期间,他创新工作思路,从村里寻找到10多名熟悉薅秧歌的老人,组建薅秧歌队,组织开展薅秧歌培训、展示、体验等活动80余场次,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田间薅秧歌会4次,推动垫江县文化旅游委新确定薅秧歌传承人4名,推动创作薅秧歌音乐精品1首《薅出幸福薅出歌》,让高峰薅秧歌重新焕发出独特的人文魅力。

无独有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政协委员、县文化馆馆长杜继臣近日也结合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等系列活动。现已在彭水二小开展苗绣、陶艺、剪纸沉浸式体验,在彭水三小进行苗鼓、苗舞、芦笙培训等活动。“非遗保护与传承,要从娃娃抓起。”杜继臣表示,下一步将在阵地建设、活动推广、馆校合作上下足功夫,推动渝东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举办苗族民歌赛歌会,打造“一校一品”非遗品牌等。

丰富非遗活动 传递非遗之美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庆主场活动开幕当天,在九龙坡区杨家坪步行街,一处名为“凤池插花”的展位吸引近50个家庭来体验花艺艺术。“这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传统插花艺术”“没想到鲜花还可以做成画和首饰”……市民的感叹让九龙坡区政协委员、重庆市凤池荷语职业学校校长、重庆王越惠首席大师工作室专家王越惠倍感欣慰。她表示,将继续坚持“师带徒”,推动非遗进社区、进学校等,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利用,弘扬匠心精神,培养更多非遗传承人,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之美。

“孙悟空”熟练地爬上七八米高的竹竿,轻松自如地上下翻跳,活灵活现还原“猴子爬杆”……6月8日至10日,在江津区塘河古镇第十二届龙舟文化节上,龙舟竞渡、非遗展演、龙舟体验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活动融合在一起,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全民乐享、全民欢乐的端午龙舟文化盛宴,吸引6万多名游客前来游玩。“‘非遗’越来越受到市民青睐,保护传承更为迫切。”江津区政协委员、塘河镇宣统委员刘莲说,该镇近年来已先后争取资金近5000万元,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龙门庄园、廷重祠、清源宫进行保护修缮,通过举办“四节”(元宵节、龙舟节、庙会节、荔枝节)活动,对10项市、区非遗项目特别是对市级非遗项目塘河婚俗进行展示推介,“下一步我们将整合多方资金,打好组合拳,鼓励个人、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建设多种形式的非遗专题展示馆和传习所,充分发挥非遗基础设施在保护、保存、传承、展示和宣传等方面的作用。

“为了让文化遗产更好活在当下、服务当代,我们探索出文旅商融合的路径。”江北区政协委员、区文旅委主任谭洪介绍,4月30日,江北区非遗传习季在江北区洋炮局1862文创园拉开帷幕,这也是全市举办的首次非遗传承集中展示活动,为期15天,集中展演展示了该区130项非遗项目、2家非遗传承传习基地、6家传习所、6家非遗传习工坊,并组织江北蜀绣、燕青派武医坐卧八式功法、梅派古琴演奏艺术等28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开展传习展演,让市民和游客沉浸式体验,学习手工、武术、音乐等非遗知识技能。“我们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所做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今年以来吸引游客近480万人次,带动实现旅游收入约65亿元。”谭洪表示,将继续将文物点变成文化珍珠,串珠成链、连线成景,全面绘就“大美江北”新画卷,构建“近悦远来”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也持续开展极具土家特色的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米米茶第三代传承人,石柱县政协委员、重庆芳容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方蓉也在朋友圈积极“吆喝”,举办了多场土家族传统美食米米茶和茶文化培训,让更多人了解石柱土家族特色美食和传统韵味。

深度挖掘非遗资源 精准建言非遗传承

黔江区政协委员、黔江区商务委鸡杂产业办公室负责人刘昌勇自2018年提出发展以黔江鸡杂为龙头的黔江非遗美食目的地建设以来,从收集故事、发掘历史、完成申报市级非遗,到现在已建成黔江鸡杂研究院、黔江鸡杂学院、鸡杂博物馆,全方位对黔江非遗项目进行展示,建立了黔江鸡杂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开展了五届鸡杂美食节,极大发挥了黔江鸡杂这个市级非遗美食的经济效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价值发现探索出一条有价值的路径。

谈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涪陵区政协委员、区文化旅游委资源规划科科长潘伟介绍,涪陵区于今年2月成立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委员工作室,现已入驻市、区政协委员9名,推动委员从事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旅游管理、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等工作,有效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交流合作。

做好文物保护,精准普查是重要一环。作为一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者,大渡口区政协委员、区文物管理所所长李国洪已与文物普查打了20多年交道。“前后两次全国文物普查,我们完成了全市30余个乡镇1150处不可移动文物点的普查任务,大大丰富了重庆文物资源。”李国洪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束后,他又去各个点位熟悉、复核,梳理出版了一本“三普”成果汇编。2023年底,重庆启动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目前,李国洪正为重庆市区县基层普查工作提供业务指导,带领青年专家们开展工作。

近年来,合川区政协委员、区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唐魏撰写了《关于促进我区非遗文化发展的建议》和《关于钓鱼城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等提案,参与组织政协工作者编著《合川历代风情诗选》《龙多山碑刻》《三线建设在合川》,推动征集非遗舞台文艺作品,开展钓鱼城非遗文化理论研究和钓鱼城博物馆建设前期论证。在他和其他委员的共同助力下,合川区今年举办了“非遗赶大集——走进钓鱼城”活动,进一步营造了非遗保护传承的良好氛围,增强了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他说,未来将在加强系统性保护、强化跨部门协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及科技赋能保护等方面继续履职,为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

綦江区政协委员,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綦江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周铃研究僚人文化遗产已有20年。基于他和团队对僚人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僚学研究中心于2015年落户綦江。今年3月以来,周铃在带领团队参与綦江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时,又在綦江区郭扶镇大僚坝发现了大量岩画。“这些岩画有几千个符号和图像,对研究僚人文化可能有帮助。”周铃说,发现大僚坝岩画后,他带领团队认真调查其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情况,初步形成大僚坝岩画价值评估、保护方案,以便后期做好保护工作,“接下来,我将带领团队加大对大僚坝岩画的研究力度、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奉节县政协委员、夔州博物馆馆长雷庭军长期以来积极参与县政协文艺界别委员活动,为诗词文化大会拓展诗词文化库,助力诗词文化开发传承,并在实地调研和建言献策中,推动夔州竹枝词拟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