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4年07月0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我们的时代需要信仰 花田梯田:泼墨天成一幅画 大兴调查研究:戴政生的版画之路 我们家的燕子 小暑,夏日的热烈序章

版面翻页
视野
04

大兴调查研究:戴政生的版画之路

作者简介

戴政生

1954年生,四川渠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曾任第一、二、三届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二、三届重庆市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五届版画艺委会委员。全国“鲁迅版画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版画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作品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建党百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等单位收藏。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素描

创作背景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2018年,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实施“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时任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戴政生、黄静创作的黑白木刻版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正是在该时代背景下诞生的重要成果。

作品解析

“黑白木刻纯粹、率真、概括、有力的艺术语言,深深吸引了我,并让我沉浸其中40余年。”戴政生说,黑白木刻语言与笔墨、色彩等艺术语言相比毫不逊色,尤其是在重大主题美术创作中,更能彰显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为了探索黑白木刻在该创作中的现实主义表达,戴政生运用粗犷凝重、酣畅淋漓、大刀阔斧的木刻技法,让画面空间构成整体对比强烈,黑白节奏分明、层次丰富,场景环境多样,局部细节真实。众多人物分组叙事,主次有序、相互关联,既突出人物造型的鲜活生动,又呈现强烈的视觉张力,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戴政生说,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刻画了“人民就是江山”的主题,表达一个“情”字,体现执政党心系民情,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血肉联系;务求一个“真”字,体察民间疾苦,实事求是制定出符合中国实情的“农业60条”;呈现一个“重”字,张扬巨幅黑白木刻朴素、纯正、深沉的力度,产生历史的厚重感、正能量和精气神,展现建党百年艰难奋进、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

创作过程

采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方式,在思想上深刻理解主题,在行动上践行“大兴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

2018年起,戴政生和黄静用了两年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先后奔赴8省市相关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8次深入乡村,考察、调研、采访、录音、拍照、写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采访历史的亲历者——90多岁的老支书等典型人物,深度体验生活,寻找历史遗迹。行程13000多公里,拍摄、描绘、整理图片上万张,获得了大量生动的农村人物形象、农业生产及相关的图像文献资料。这样身体力行下农村、走基层,让戴政生有了创作灵感,画面人物、情节处理也有了依据,同时也更深地提炼出主题思想。

黑白木刻版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宽5.1米、高3.4米,巨大的尺幅令创作充满挑战。如何在大尺幅的作品里生动地反映党史?戴政生不断调整构思,四易画稿,在专家组指导的基础上,第四稿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初冬艳阳高照,四川大巴山区农村院坝里,男女老少济济一堂,78个普通人物形象神态各异,村干部在向村民了解农业生产情况,村妇联主任在为大家发放妇幼保健读物,村民们在热烈交流。画面乡土气息浓郁,生动展现了密切的干群关系和朴实无华的民风民情。 (李忆南)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