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4年08月2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科技创新  数字赋能 洞察风云变化   看我数字气象

版面翻页
科技创新 数字赋能
02

洞察风云变化 看我数字气象

重庆气象部门守护城市安全运行

重庆气象部门建成重庆数字气象“四天”系统,构建“五个统一”的重庆数字气象业务技术体系,助力重庆打造引领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市域范例。

重庆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重庆)科学城气象科技创新中心。

重庆数字气象平台数据集成至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重庆气象部门牵头建设“知天·沙坪坝区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建立数字化、扁平化、闭环式防汛救灾指挥调度新模式。

重庆气象部门建立綦江流域防灾减灾精准防御支撑系统,为全国中小流域灾害防御气象保障探索经验。

重庆气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设三峡库区危岩气象观测站,初步建立精细到危岩地灾隐患区域的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业务体系。

重庆气象部门会同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协同打造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实现“智”治地灾。

 

今年以来,重庆已经历18次灾害性天气过程,其中4次区域性暴雨、14次强降水。这期间,嘉陵江2024年第1号洪水过境中心城区,台风“格美”残余环流带来局地强降雨,多地发生中小河流涨水、山洪、泥石流、崩塌……防汛工作面临多重考验。

重庆市气象局打造的数字气象“四天”系统展示出“硬核”担当,以气象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成为破题的重要助力,守护城市安全运行。

底气!又一次成功经受考验

7月12日19时,嘉陵江今年首轮洪峰过境重庆中心城区,磁器口段最高水位达到181.48米。得益于“知天·沙坪坝区防汛决策指挥系统”的提前预判,以往“十年九淹”的磁器口,如今在应对洪峰侵袭时已愈发有“底气”。

“我们根据‘知天·沙坪坝区防汛决策指挥系统’给出的信息,在洪水到来的前一天把所有的摊位和物资全部转移完毕。”磁器口街道应急管理岗负责人胡海军说。

该系统是重庆市首个综合数字化防汛决策指挥系统,依托重庆数字气象“四天”系统,由气象部门牵头,联合应急管理、大数据、水利等部门研发。系统集成了12个部门雨量、水位、涝情、实时交通路况等41类数据,重塑优化17项防汛业务事项,涵盖流域洪涝、城市内涝两大数字应用场景。目前该系统已在重庆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上线运行,推动“城市大脑”实现从单一“治水”到联合“智水”。

“7月3日以来,嘉陵江流域四川境内不少站点降水量超过100毫米,7月5日系统就分析出降水超过预警阈值,涨水气象风险高。”沙坪坝区气象局副局长龙显琼介绍。

7月8日,沙坪坝区气象局主动协调区应急管理局、区农业农村委联合发布雨水情及涨水风险提示。

险情就是警情。洪峰到来前,沙坪坝区各部门主动参与到防汛工作中,每个沿江镇街组织30人以上的应急队伍,每个村社组织10人以上的应急小队,并备有抽水泵、无人机等应急装备。沿江巡查队伍在27个渡口开展巡查,劝退多名前来游泳、钓鱼以及想近距离看洪水的市民。

7月11日,气象、应急、水利等多部门负责人在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参与会商研判,通过系统实时查看现场应急准备情况。当日,系统预测12日将出现最高水位,达181.01米,并通过“电子围栏”技术对183米以下范围的人群和商铺进行监控,对4.6万余人发送了预警信息。

“将水位输入系统,可以精准预估洪峰过境时的受淹风险,自动生成发送撤离指令,精细指挥督导人员转移疏散。如果水位较高,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直观的图像,确定淹没范围、有序转移群众。”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主任华刊表示。

“通过系统,我们实现提前6天预测到涨水风险,提前1天准确预测洪峰过境时间与流量,通过‘电子围栏’功能向沿江社会公众靶向发布预警信息。”龙显琼说。

“‘知天·沙坪坝区防汛决策指挥系统’使得防汛决策指挥更加系统化、智能化和扁平化,大大提升能力和效率,改变了防汛工作从过去的被动抢险到现在的主动防灾,从以前的坐着冲锋舟惊险救援,到现在可以坐上大巴车提前平安转移,有力提升区域现代化治理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更加坚强的保障。”沙坪坝区副区长赵祺说。

从容!以数谋“治” 以改提“质”

7月10日0点35分,大足区气象局对17个镇街精准预警未来6小时降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助力龙水镇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300多人。

7月11日凌晨时分,受夜间降水影响,长寿区云台镇出现涨水情况,当地根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连夜成功救援被困人员。

7月11日10时30分,黔江区气象局预报员发现强对流雷达回波发展迅速,随即发送气象预警。随着降雨增大,当地不断提升预警级别,开展临灾叫应,助力当地提前转移群众1500余人。

在汛期,这样的情况时常发生。这背后,数字气象“四天”系统集成了市、区(县)气象、农业农村、水利、应急管理等多个部门的系统和数据,实现全市上下贯通、左右联通的气象业务流程,支撑着重庆气象部门更加精准地把脉“天机”,在汛期气象灾害防御中,全面提升从前端到末端的预报、预警到救灾能力。

按照统一云架构、统一云计算、统一大数据、统一“云+端”、统一云管理总体框架,重庆市气象局着力推进重庆数字气象业务技术体系建设,建成的数字气象“四天”系统,由天枢·智能探测系统、天资·智能预报系统、知天·智慧服务系统和御天·智慧防灾系统组成,与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一一对应。

监测精密——天枢·智能探测系统,集数算一体,实现“一云统管”,为预警预报预测及服务夯实“信息支柱”。依托遍及重庆的2800多个气象观测站点和卫星、雷达等装备获取海量气象数据,全市地面观测间距提升到5.5公里,雷达距地1公里高度覆盖率提升至95.3%。

预报精准——天资·智能预报系统,实现逐15分钟循环同化、逐小时更新预报和0至60天无缝隙、全覆盖预报,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63分钟,2小时内强降水预报时空分辨率提高到5分钟、500米。

服务精细——知天·智慧服务系统,面向能源、公路交通、航运、旅游、健康、农业等行业领域,实现1-2.5公里分辨率的60余种影响预报及风险预警产品格点化,承担公众气象服务、行业气象服务、重大活动保障及重大战略保障气象服务重任,实现气象服务产品向重点行业分区分类分级推送。

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御天·智慧防灾系统,包括智能预警和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建设,按照“一行业一措施、一乡镇一方案”的总体要求,实现普适性气象预警向针对性工作指令转化,对接102万名应急责任人、217万户有线电视、4.9万台应急广播,实现13万余条“气象预警+个性化指令”面向32.7万责任人精准靶向发布叫应,预警信息可以3000条/秒的速度,在1分钟内到达政府领导,3-5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5-10分钟送达社会公众。

以数字气象“四天”系统为载体,重庆气象部门实现对市、区(县)气象业务的进一步集约化、一体化管理。同时,随着数字气象进入数字重庆建设重大应用“一本账”,融入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接入市委、市政府值班室、20余个市级部门,在跨部门合作领域,也不断往更深层次推进。

精准!多跨协同提升作战合力

7月30日,受台风“格美”残余环流影响,“暴雨窝子”开州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过程。开州区气象局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提前319分钟精准预警,全区上下通力协作,根据气象预警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600户1300余人,为开州人民筑牢了防灾减灾“生命线”。

开州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地环站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这次过程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提前,为地灾风险转移工作留出了充足的准备时间。事实上,有力高效的气象保障,与气象部门基于数字气象“四天”系统,不断强化多跨协同,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密不可分。

“我们采取气象与水文深度耦合,会同市水利部门,在全国首创定制中小河流递进式预警产品。”重庆市气象台台长张焱介绍。聚焦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市气象局联合市水利局建立精细到149条中小河流的未来24小时、6小时涨水风险预警和未来24小时山洪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将中小河流洪水预警与预见期从1-6小时提前到24小时以上,设置延长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见期的第一道防线,支撑重庆水利在全国率先实现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业务化。

面向航运气象保障,气象部门会同应急、海事、交通等部门共建航运气象保障协作机制和航运气象预警联动联防机制,联合开展乌江画廊和巫山航道水上交通安全预警管理示范建设,建立基于“气象实况阈值/气象预警+监管要求”的水上交通气象安全预警机制,气象预警与行业监管精细匹配、预警预防信息到港到船到人。

聚焦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气象部门会同规资、水利部门建设316个危岩地灾气象观测站、2部X波段雷达。针对重庆431个三峡库区危岩地灾点,建立每个危岩地灾点逐日降水实况、逐1-3小时降水预报、危岩地灾气象风险预警产品,初步实现危岩地灾点气象风险自动报警和向危岩地灾点1公里范围内群众的预警信息多渠道自动发布。

此外,市气象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联合国家气象中心开展綦江流域灾害防御气象保障示范,共建松散耦合型分布式水文模型,提升綦江流域精细面雨量与洪水气象风险预警能力。以全国智慧气象多跨融合试点为契机,与甘肃、陕西、四川等省开展信息共享,建设“知天·沙坪坝区防汛决策指挥系统”,接入大江大河洪峰过境、城市内涝等数字应用场景,融合洪峰应对、危岩地灾、山洪避险等,集成从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灾民安置、灾后重建的全流程应用场景,支撑嘉陵江流域防汛应急指挥。联合长江流域气象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江海事局、中国气象局水文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等单位和机构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推动气象科技协同创新。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淋”,这是谚语里的风云变幻。有重庆数字气象“四天”系统提供的有力科技支撑,我们的城市在应对雨情、汛情、干旱等气象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时,安全感便多了一分。

 

这既是现代科技带来的底气,也是重庆气象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护航城市安全发展的担当。 (文/蒲希 刘勇军 图/重庆市气象局)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