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4年09月2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读好政协书  珍惜政协缘 感悟平凡的力量 竹香筲箕堡 秋分时节 如诗如画龙水湖 图片

版面翻页
视野
04
竹香筲箕堡
□ 作者 谭武秀

我们一行五人站在南川筲箕堡山顶齐声高喊“李雄”的时候,山风吹拂,竹浪无边,寂静的筲箕堡被我们的吼声惊了一跳。

此时,我们已经行车两个小时,然后步行三个多小时的路程,走进了不通公路、不通电,没有手机信号的大娄山脉之柏枝山。

当我们走近笋场的时候,不由自主扔下手里的竹棍拐杖,打量着眼前独特的竹屋。一根又一根粗细适当的竹竿并排站立,便站成了房屋的四壁,亮光从彼此间的缝隙溜进房间,丝丝透亮。宽敞的笋炕和煮笋的接口灶占了房屋一半的面积,余下便是十多个工人的床铺和厨房,还有一张简易的饭桌。

李雄是朋友的朋友,也是竹屋的“少主人”。他一身装束与釆笋工人无异,脚穿一双解放鞋,身穿劳保服,脸上憨实的笑容可以透入人的内心,柔暖。他正在屋里屋外忙碌,既要接待跋山涉水而来的朋友,又要忙着指挥工人采摘方竹笋。苦于分身无术,抢收方竹笋的宝贵时间一刻也不容怠慢。

吃了午餐之后,我们便随李雄一道与工人进山釆笋。工人们背着大背篓在竹林里紧张有序地釆笋,看到适宜釆摘的笋子,上前抬脚在笋根部轻轻一踩,笋子便拔根而出。工人立即弯腰用手捡起笋子,另一只手用刀熟练地剥笋壳,反手迅速将鲜嫩的竹笋抛进背篓里,整套动作麻利。看起简单,我们学起来却笨手笨脚。釆笋是有讲究的,哪根适合今天釆,哪根适合明天釆,工人心中有数。釆好的鲜笋被工人们一趟又一趟运回笋厂,香味洒满了整个筲箕堡。

“这一根笋子高高胖胖的,为什么忘记釆呀?”朋友的问话带着惊讶。“这是专门蓄留的竹母。”李雄解释,“竹母三年生笋,八年老去,要在最早生起来的两批竹笋中选留竹母。我家在釆笋之前,父亲会带着工人先砍伐老竹子,让方竹林疏密得当,老竹腐后便是方竹林的肥料。”原来砍伐后的老竹子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使命。

天渐渐暗了下来,筲箕堡显得更为寂静,连鸟儿都停止了鸣叫。工人们陆续收工,将所有采回的鲜笋倒在接口锅,笋子一圈一圈码起来,笋头碰笋头,笋尖并笋尖,在巨大的接口锅里旋转堆放,很具艺术观赏性。然后师傅开始生火煮笋,红红的灶堂里是森林里捡回的枯木,火焰缭绕,是我此生第一次见到接口灶的壮观。猛火不断,至少要煮五个小时以上,当揭开煮笋的盖布,鲜笋的香味浓烈地刺激着味蕾。李雄的父亲与工人一道将煮好的笋放到笋炕上均匀摆好,然后生火炕笋。炕笋更需要把握火候,一点大意不得。一炕笋子烘干下炕至少需要一天一夜,在炕的过程中,烘炕师傅一夜不能合眼,要不停翻动笋子,又要适时调整火的大小,这样炕出来的方竹笋才会色泽优良,在市场里能卖上好价格。

夜拉下帷幕的时候,我们与十多个工人一起就餐。凉风吹来,劳累了一天的工人在一张桌上转动着一大碗酒,你一口我一口喝着,谈论他们的喜乐见闻。我们融入其中,有着回到故乡的滋味。

因为有父亲40多年的管护经验,李雄承包的360亩方竹林凭着诚信经营的理念,在商圈里留下好声誉,他家的方竹笋现已不愁销路。就在当天,他接待了一位合作伙伴前来签订销售合同。李雄还会帮着柏枝山其他笋农销售。在柏枝山上,笋农提到李雄就竖大拇指,称赞他为人厚道,爱帮衬乡邻。其实由于交通不便、人工费高,李雄曾有放弃承包笋林的想法,但在父亲的帮助鼓励下,他最终挺了过来。他说,明年有公路延伸进柏枝山的话,就会解决眼前的很多难题。李雄有了新的思路,想建立一个大冻库,对新鲜方竹笋深加工,带动柏枝山的笋农走向重庆以外的市场。

忽然想到平时在集市上买爱吃的方竹笋,常常感叹这山珍的价格。现在才体会到,当方竹笋从深山里走向市场的时候,经历了几多加工程序,经历了几多劳累和汗水呀!躺在防潮垫上辗转,看见李雄和他父亲打着手电筒在不停翻动炕上的笋子,小心守护着一年的希望。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