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政协开展专题协商
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激发消费新活力?近日,在渝北区政协召开的专题协商会议上,委员们聚焦“打造具有渝北辨识度的消费场景”谋良策、出实招。
无调研,不建言。此前,该区政协城环委组建由部分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构成的课题组,开展了广泛的调研、考察、走访等工作。课题组了解到,渝北区打造中央公园商圈、嘉州商圈、两路空港商圈、临空消费走廊等“三圈一廊”商业体系,相继建成重庆大悦城等20个商业综合体。餐饮、休闲等各类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加快迸发、集聚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仍存在特色文旅品牌业态较少等问题,亟需抢抓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试点区机遇,补齐发展短板。
消费地图是区域内部消费资源的地理分布和业态构成可视化呈现。在俞容龄委员看来,科学设计消费地图十分必要。她建议,树立“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新文旅消费理念,促进消费与文化、旅游等资源融合。
江北国际机场是渝北最有辨识特征的公共场所。李汝义和李静委员认为,应充分利用毗邻保税港区的优势,使机场本身成为具备较强规模的综合性商务中心,设置旅客中转中心,打造“候机+商业”模式,让更多“过路客”慢下来。
如何点亮“夜经济”?谭万红委员认为,当前的夜经济“烟火气”有余,“文化味”不足。她建议,依托公园、美食、温泉、夜景等地域特征,改造提升相关基础设施,嵌入渝北特色历史文化因素,拓展渝北夜经济内涵;同时,打造彰显渝北特色的夜游路线等,严控商业业态选择,营造安全舒心的消费场景。
为充分挖掘释放乡村消费潜力,李国庆和刘婷委员呼吁,在木耳镇新乡村等地打造以全球特色农产品体验、销售为主题的国际农业奥特莱斯,在农业园区打造有机生活体验庄园、乡土特色工坊和生态休闲农庄,并健全物流仓储体系,推动农业与商业结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消费新模式。
认真听取委员们发言后,渝北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相继作出回应,表示将利用机场及两路空港商圈资源,扩增商业空间、招引全球顶尖品牌与服务;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探索推动商圈、购物中心、特色街区等成立大型商业综合体企业联盟;加快乡村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乡村“伴手礼”经济,打造多样的乡土旅游消费场景。
“谈的都是‘真问题’,提的都是‘金点子’。”渝北区政协主席邓孝明表示,委员们要继续深入调研,打磨完善协商建议,不断提升政协工作贡献率,着力提高成果转化率,为现代化新渝北建设贡献政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