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爱心汤 情暖老人心
——记爱心项目“独居老人的暖心汤”
老人正在品尝暖心汤
12月5日一早,记者来到南岸区长生桥镇百乐园社区便民服务站2楼,在酸萝卜老鸭汤的香味中,见到了一群身穿红马甲的“银发”志愿者。平均年龄59岁的他们相约在此,是为了等汤熬好后,将一碗碗暖心汤送到社区内的高龄独居老人家里。这便是在南岸区民政局指导下,南岸区益友公益发展中心与南岸区慈善会联合打造的“独居老人的暖心汤”项目。
一碗暖心汤
舀汤、撒葱花、密封……厨房里,志愿者们分工协作、配合默契,不一会儿就打包装好50份新鲜熬好的酸萝卜老鸭汤。“昨天下午我们就把海带泡起,今天早上6点半起来买菜熬汤,就是为了每周四的‘暖心汤’之约。”志愿者赵勇介绍。
赵勇,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赵大姐”,参与志愿服务已经10多年了。她告诉记者,每周四的“暖心汤”都是现买现熬现送,购买食材前,大家会结合大部分老人身体特点来商定熬制什么汤,如补虚健脾的药膳鸡汤、强筋健骨的猪脚海带汤,降压降脂的玉米排骨汤等;购买食材时,志愿者们也总会货比三家、精打细算,“因为不想浪费大家的爱心善款。”
分配好任务后,14名志愿者提着保温桶准备出发,但此时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可志愿者们没打算等雨停,“为他们送汤,我们都是风雨无阻,随叫随到。”志愿者口中的他们,便是社区内的高龄独居、空巢老人。老人们因为身体不便而难以外出,时常有买菜不易、剩菜吃几天的情况,而独居老人因无人照料,也存在消防安全、人身意外、心理消沉等隐患。
关注到高龄老人的这些需求后,2016年,南岸区益友公益发展中心与南岸区慈善会在南坪街道阳光社区推出“独居老人的暖心汤”公益项目。该项目通过招募培育一支本地低龄老人志愿服务队伍,定期熬制和配送营养汤,并在送汤过程中完成温情陪伴、消防检查、家政支持等志愿服务,最终把这碗汤变成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居家养老的“暖心汤”。
一碗暖心汤,暖胃又暖心。2019年,在市慈善联合总会、南岸区民政局的支持下,该项目模式在南岸区各镇街进行复制推广。2023年,该项目持续发力,在支付宝公益平台筹款52万余元、腾讯公益平台筹款近5万元、字节跳动公益平台筹款151万余元,累计筹款超过356万元,保障了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如今,该项目已在南岸区11个镇街21个社区实施,直接服务社区高龄困难老人1000余名,累计服务超过5万人次。
一次温情陪伴
记者跟着赵勇、余正木、林后莉3名志愿者来到琥珀居小区,看到卢婆婆正坐在楼下大厅等待。“在屋头等就行,不用专门下来接我们。”“就想早点见到你们。”一番亲切的寒暄后,3名志愿者赶紧扶着卢婆婆上楼。
卢婆婆今年80岁,因右腿受伤还杵着拐杖。来到卢婆婆家,赵勇去厨房拿出汤盆,将保温桶里的老鸭汤倒出来,并趁热喂给了卢婆婆。卢婆婆非常高兴,连连道谢:“这个汤太好喝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在这过程中,赵勇发现厨房的灯有点暗,询问具体情况后,向卢婆婆承诺将联系物业来维修。“不是把汤送到老人的家中就作数,更重要的是要去了解老人的生活状态。”赵勇说,每一次温暖敲门的背后,不仅仅只是为老人们送上一份营养的补充,更是希望能通过每周一次的探访,关心他们的近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如询问他们是否需要买药、联系子女等。同时,志愿者们还会进行反诈宣传、医保政策宣传等。
在温情陪伴中,如果挖掘到高龄老人的共性需求,志愿者们会链接各种资源帮助提高老人居家养老的生活质量。比如,之前有志愿者发现高龄老人和生病老人上厕所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便向南岸区益友公益发展中心反映了这个情况。很快,该中心链接到爱心企业资源,发起了“扶手到家”项目,为部分老人家中的卫生间安装了扶手。
“每个人都会变老,我们现在做的事就是希望能让高龄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也希望将来我们更老了,也有人来关心帮助。”前往下个小区的路上,余正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大多数志愿者的心声。“夕阳”守护“夕阳”,据了解,当地目前已有600多名低龄老人自发、自主地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
撬动“大治理”
送汤上门,不仅是志愿者参与,百乐园社区干部、社区民警也参与到这场爱心接力中。“‘暖心汤’项目在我们社区开展4年多了,为社区内的高龄老人做了不少实事、好事,社区群众都看在眼里,越来越多的群众成为了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百乐园社区党委书记康肇春介绍,“独居老人的暖心汤”项目不仅促使社区构建了“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的互助养老模式,也带动了社区志愿活动的发展,撬动了基层“大治理”。
百乐园社区是个大社区,有5万多人、25个小区,其中老旧小区比较多。如何治“乱”?康肇春在“独居老人的暖心汤”项目中看到了居民共建共享共治的希望。他介绍,近年来该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让居民们进一步了解了小区治理和公益事业,同时在党员模范带动之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公益受益者变为治理参与者、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现在我们社区就有1000多名志愿者,如果不是这股力量的支持,5万多人的大社区仅靠我们12个工作人员怎么得行?”康肇春说,如今,百乐园社区每周都要开展“红色星期六”志愿服务活动和“独居老人的暖心汤”活动,居民们参与到环境保护、便民服务、关爱老人等行动中来。同时,百乐园社区通过成立管乐队、舞蹈队等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也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慈善事业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这在百乐园社区得到了切实体现。公益慈善融入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推广公益慈善,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居民们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正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