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华新街街道:争当江北桥头堡 建设幸福华新湾
当前,重庆正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作为江北观音桥商圈重要组成部分的华新街街道,正紧扣江北区“五个先行示范”要求,聚焦“争当江北桥头堡 建设幸福华新湾”,携手江北区政协华新街地区委员组,统筹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以华新一域为江北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重庆先行示范区添彩。
逆势扬帆,书写经济新答卷
2024年5月16日,在相关银行、担保、证券、保险、法律咨询、会计等14家金融、服务机构代表的见证下,华新街街道“全金融服务企业联盟”正式成立,将通过整合各类金融机构和服务资源,为微型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平台和金融信息交流平台。
“这个联盟对我们企业帮助特别大!可以一对一为我们企业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方便又省心。”这是华新街街道为降低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交流、搜寻、谈判和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在江北区政协华新街地区委员组协调下,由华新智慧经济产业园牵头成立的专门服务微型企业的组织。
这只是华新街街道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瞬间。
华新街街道地处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最核心街区,也是全国商圈排名第7位的观音桥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全球经济下入低潮的现状,华新街街道逆势扬帆,坚持以华新“二次创业”的魄力,推动华新智慧经济产业园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7800余人,新增科技型及高新技术企业12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现共计239家。
街道精心策划便民服务消费节、悦荟集市、煌华音乐集市等活动,刺激引爆消费热潮,拉动线上线下消费需求,限下社会消费品、零售业和批发业的销售额,以及餐饮业和住宿业营业额均实现11.3%—58.8%的大幅度增长。
融资难是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华新街街道创新“党建+金融”“港桥站”服务品牌,累计授信1亿元,助企融资2000余万元,相关工作经验获人民网、《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报道。
街道搭建校企共建、合作共享实践平台,授牌成立4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立线上“一体化”服务系统和线下“一站式”服务综合体,为辖区3700家企业、6850家个体配备服务“专员”,协调处理300余个问题,有效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提升品质,描绘城市新画卷
“车停在这里,既挡路又不美观”“停在这里实在是给城市交通‘添堵’了”……这是2024年8月,区政协华新街地区委员组调研大兴村三钢二路片区、嘉陵三村内部路片区停车难时的感慨。随后,委员们向街道进行了情况反馈。
华新街街道立即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一道开展文明停车专项治理,开展联合执法31次,累计劝离车辆268辆、拖离7辆、处罚229辆。同时,街道坚持新增车位强化“治本”,协调区级部门新建5个小微停车场,新增410余个车位、充电桩52个,划分停车位约71个,化解老旧片区停车难问题。
提升城市品质,全力推进旧城换新颜,华新街街道不遗余力。修建口袋公园3个,拆除30余年1400平方米违建房,规划改建小微停车场,预计新增停车位约110个。升级改造大兴村菜市场,采取“258”赶场模式,专门划定“爱心摊位”为周边“游摊小贩”免费提供临时卖场,实现人流量5倍增长。
街道强化边角地块整治、香国寺码头环境治理,发动志愿者播撒花籽800余斤。投资3084万元改造原嘉化厂片区旧改项目,顺利推进福康村、嘉陵一村两个微改造项目。配合做好中央第三轮环保督察,按时完成“废品回收站噪音扰民”“烧烤店油烟扰民”等6个督察案件办理。规范经营2000余处,整治“三乱”4000余处,劝离游摊11000余人,走访食品药品店铺1000余家次。
托起幸福,谱写民生新篇章
“来碗豆花”“我要一份青椒肉丝”……去年前的12月16日,刚刚跳舞回来的一群老太太走进桥北社区食堂,熟练地亮卡打饭。
这个拥有1200余平方米餐厅的社区食堂,有各种特色面食、手工大包、小碗菜、套餐、小火锅等美食,其成功运营,是江北区政协华新街幸福养老委员工作室大力推动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街道还迭代“社区食堂+1+X”运营模式,累计吸引周边8500余名老人办理会员卡,日最高接待量突破3000人,解决就业1000余人,实现了“社区食堂”不只是“食堂”的蝶变。
2024年,华新街街道采纳区政协华新街地区委员组《关于推动江北区银发经济发展的建议》的调研成果,以及“构建企业、社区、志愿者等‘多元参与’公益服务格局”“增设老旧社区健身器材”等近100条的建议后,围绕民生实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托起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街道推动“一窗通办”改革,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指导帮助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1409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426人。稳妥处理劳动争议调解、农民工工资清欠等事件209起,涉及劳动者468人、金额298万余元。有序完成“老旧小区燃气改造”“外立面遗留问题整治”等民生实事30余件。
华新街街道积极探索社区经济发展新路径,培育商企合伙人、社群合伙人、个体合伙人三类“社区公益合伙人”,推出“一杯华心”公益咖啡、爷爷馒头、社区成长学院、儿童公益特惠艺术培训、青年夜校、老年大学等6个品牌。
街道聚焦群众需求“堵点”,创新打造“精准识别、动态监测、资源整合、立体救助”的江北区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立桥北、华联跨社区服务联盟,联合策划视力检测、便民理发等惠民活动30余场次,实现居民在相邻社区共享多元服务。
此外,华新街街道帮助35户D级危房65人全部稳妥搬离,精准做好267名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疏导和服务保障,整治危岩滑坡等安全隐患240余处,化解群众矛盾纠纷638件。
(张长荣 李逸/文 华新街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