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在渝东生态新城建设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4年亮点工作回眸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大力推进“农地入市”试点,成功入选全国“农地入市”典型示范案例,相关工作被《农业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13家媒体刊登报道;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居民点遗留问题办证,相关工作入选中纪委每日动态(第98期)“典型实事”;在全市率先完成“窗口前移”,相关工作在全市进行推广;“一码管地”相关工作在重庆市人民政府网和《重庆日报》头版刊登;“7.30”水江镇新房子滑坡成功预警案例获自然资源部宣传推广,成功预警峰岩乡黄坡坡滑坡案例获市级奖励通报……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荣誉,让2024年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在这背后是党建引领下,汇聚起走在前做示范的磅礴力量,坚持在真学、深学、笃学上下功夫,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南川抓落实”在规资系统落地见效;认真落实区委党建统领“三项重点任务”,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推进清廉机关建设,推动工作不断实现整体跃升。
坚决护好饭碗田 严守红线强监管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这一年,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多措并举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持续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坚持把保护责任压紧实。先后4次在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上作专题汇报,建立区级耕地保护奖补激励工作机制,奖励受市级奖补的乡镇(街道)10个、区级奖补的乡镇(街道)21个。截至目前,全区耕地保有量81.46万亩,超2035目标任务3.1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实有面积63.06万亩,超2035年目标任务1.06万亩,位居全市前列。
大力实施补充项目。全年完成耕地恢复补足1.28万亩,耕地总流入1.355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积极探索土地整理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新路子,通过布设田间道、土地平整工程、灌溉设施等,让耕地更集中连片、生产更宜机化、土质更肥沃,为乡村打造优质生态水稻种植、优质蔬菜等产业发展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持续强化执法力度。首次开展耕地自主监测工作,严防耕地流出。大力整治违法用地行为,成立6个包案组、5个督导组,加强对6类违法用地问题图斑、市级综合监测监管违法用地以及农文旅重点典型问题等的整改力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精耕细作绘蓝图 夯实基础强保障
自觉把助推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这一年,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立足南川特色,扎实推进规划编制,全力保障要素供给,不断为加快建设渝东生态新城注入强大动能。
高水平绘好发展蓝图。获批南川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全面梳理214.62公顷城镇开发边界指标,腾挪至山王坪国际旅游度假区、工业园区、工业职业学院等重点发展区域,重新划定园区四至范围。启动美丽重庆城乡风貌优化工作,东街等两个项目入选2024 年美丽重庆城乡风貌优化专项工作重点指导项目名单。完成大观镇观溪村等75个村(社区)的村庄规划审批,同步做好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修缮工作,进一步提质优化人居环境。
高标准做好发展保障。积极建立上门服务机制,主动到园区、部门、镇街对接工作,加快用地报批及土地供应。全面摸清全区无证国有资产项目,确权登记国有资产项目208个,办理不动产权证648个,盘活资产21.44亿元。全面完成全区34个乡镇街道城镇开发边界内实景三维二级图建设,覆盖面积达135平方公里。编制完成《南川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调整论证方案》和《环境影响报告》,持续开展无证采矿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提升服务优环境 重视防治强安全
始终坚守为民履职初心。这一年,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贯彻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为契机,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努力实现南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完善主动服务机制,制定各科室、单位全业务思维导图,编印规划自然资源工作100问100答乡镇版。开展方案审批“优质办”,审查时限缩短50%以上,提升“一窗办理、即办即取”工作效率,最快办件时限仅7分59秒。实施“一件事一次办”惠民服务,开展预约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绿色通道服务,为139家企业办理不动产土地房屋抵押类业务,涉及金额264.58亿元。
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落实“四重”网格员303名,299个地灾隐患点实现群测群防全覆盖。及时处置各类地质灾害灾险情19起,紧急撤离群众33户77人,无人员伤亡。获批地灾防治综合体系建设国债项目9个,投入资金约5458万元,完成避险搬迁218户、692人。投入资金402万元,完成楠竹山后湾滑坡等13处地灾防治治理、排危除险项目。全面实现市、区和乡镇(街道)危岩地灾防控“三级贯通”。
奋发有为抓改革 提质增效强履职
改革是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一年,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着力深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大力推进“农地入市”试点,唤醒“沉睡”土地。制定《乡村规划控制和引导技术导则》,完成184个行政村的村规划编制全覆盖,摸排出符合入市条件的存量用地248宗、813亩。入市前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入市中制定合同示范文本,入市后高效办证,石溪镇五星小学入市地块在全市率先实现“拿地即交地、交地即交证”。
全面落实“一码管地”改革,保障项目用地需求。为全区7960个地块赋予唯一“土地码”,“一码”打通土地全生命周期业务流和数据流,“一码”串联规划编制、土地供应、规划许可、竣工验收、产权登记全过程。通过“一码管地”将全流程审批环节由13个优化到6个、减幅54%,提交要件由36件减少到12件、减幅66%。从拿地到办理土地首次登记,企业仅需跑1次即可完成所有手续。
在全市率先完成“窗口前移”,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在基层所设立办事窗口,把农房地籍调查、受理、复核、发证等农房登记事项交由基层所办理,农户无需再到城区办理业务,大幅缩短群众的办证距离和办证时间。截至目前已办理查询业务11016余件、登记发证8094户,相关工作在全市进行推广。
携手奋进新征程,聚力建功新南川。2025年,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区委“1343”总体要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毅担当,奋力为南川加快建设渝东生态新城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自然资源和规划保障。
(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