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1月1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两会特刊 市城市管理局: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构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

版面翻页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两会特刊
07

市城市管理局: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构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

重庆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有着山城、江城、桥都、雾都等名称,而城市治理也面临机遇和挑战。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赋予重庆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重大使命,要求“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努力在城乡治理一体化方面创造新鲜经验”。

市城市管理局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会同市级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完善“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重庆一域探索实践为全国创造新鲜经验。

多措并举 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时代答卷

市城市管理局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理论内涵,着力在城市绿化、解决停车难、保障化粪池安全等民生实事上下功夫。

为提升绿化功能品质,我市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协调推进辖区园区、开发区等同步建绿,居住区配套绿地建设,老旧小区改善增绿,大力推进立体绿化建设,城市绿量稳步增加,新增绿地面积1000余万平米。

同时,结合城市更新,聚焦城市存量绿化空间提质增效,实施街头绿地提质132个,面积186万平方米,建设山城绿道157公里,开展增花添彩项目220万平方米,营造出多层次、多形态、多季相的绿化景观。

“我们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治理,积极实施中心城区停车管理改革,通过创新用地、投资、管理机制,改革审批环节,切实从根源上系统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心城区充分利用“四老”区域周边零星用地、桥下空间、闲置地块等资源,解决城市建成区公共停车场可用地少、“落地难”问题;组织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多方融资,解决停车设施建设“投入难”问题;建立城市管理、建设、规划、公安、消防等部门联合审定机制,解决常规建设“程序繁琐”“建设慢”问题;实施居民自治管理,指导社区组建停车秩序劝导队,制定停车规约,解决“监管力量不足”“成果难以巩固”问题。

据统计,2024年我市通过挖潜增量、盘活资源,全市共新增小微停车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错时共享车位8.3万个,有效缓解近1000个小区的停车难问题,切实让居民群众“幸福到位”。

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隐患处置效率,我市针对辖区化粪池分布广、监管难的问题,全力打造化粪池安全监控智能系统。2024年共计安装1271座化粪池在线监测系统设备,通过专项监管,极大地提高了化粪池运维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提升了城市智慧管理水平。

下沉社区 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市城市管理局以“城管进社区”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服务基层、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新路径,通过找准城市治理与基层治理的结合点、管理要求与群众需求的共鸣点、政府主导与多元共治的契合点,把城市管理和服务下沉社区,切实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自“城管进社区”工作部署实施以来,全市城市管理部门主动收集社区群众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问题反映1.8万余条,梳理6000余条高频事项,建立社区群众城市管理问题“急难愁盼”清单,目前已会同社区完成2000余个问题初步整治。通过倾听、处理、解决群众家门口的小事、急事、难事、揪心事,有效改善社区环境、提升社区服务质量,让社区群众得到实惠,从而形成社区环境一小步、民生服务一大步的良好局面。

同时,把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工作作为推动城市管理融入基层治理的“最佳实践方案”,通过小空间、微改造,实现社区环境、服务质量和城市形象大幅提升。此外,全市组建数百支城市提升志愿服务队伍,基本形成“3+N”三级志愿服务体系,城管工作人员经常到社区办公、参与志愿服务,城管部门与社区机构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并积极开展“城市治理我参与”“大手拉小手垃圾分类齐参与”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城管进社区”,普遍建立由城市管理工作人员、社区干部、居民代表、物业服务企业代表共同参与的协调议事机制,通过邻里“院坝会”、社区“议事堂”、茶社“议事厅”,城市管理金点子评选,社区“最美阳台”“最美窗户”“最美庭院”评选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与活动,广集民意、广听民声、广聚民智,激发社区群众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城市管理工作的热情,有效构建基层单位、社区机构和群众共议、共管、共治、共评、共享的“大治理”格局,实现由政府单一管理到社区多元共治的有效转变。

惠民有感 打造“渝城+”品牌创造高品质生活

市城市管理局坚持“管好城市为人民”理念,竭力做到惠民有感。

印发《“渝城助医”全市医院周边环境攻坚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渝城护学”全市校园周边高质量育人环境提升行动方案》,进一步开展医院、学校周边“洁净”行动、“除险”行动、“绿荫”行动、“序化”行动、“提标”行动,将管理、服务、执法保障向医院、学校等群众普遍关注的领域延伸,在中心城区先行打造30个校园周边和20个医院环境提升示范项目。

“我们主动聚焦市民关切,‘一点一策’推进学校、医院周边停车难、乱问题精准治理。”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积极探索建立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停车综合治理机制,着力强化部门联动,突出系统治理。

从增加停车资源供给、分散疏解停车需求、开行定制公交、优化就诊流程和上放学管理等方面多维度着手,在拓展停车空间、完善公共交通设施、优化交通组织等常规措施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学校、医院内部潜力,从优化学校医院出入口设置、建设校内停车接送系统、打通医院周边共享停车连络通道、医院内外一体化交通组织等多方面着力,不断创新丰富治理措施,督促指导各区按照“一校一策”“一院一策”编制较详细的综合整治方案,并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联合审查。

同时,对中心城区停车难、乱问题特别突出的24所学校、23家医院按照“一点一策”开展示范整治。目前,渝中区(如儿童医院、重医附一院等)、大渡口区(钢花小学、人民医院等)和北碚区(西大附中、市九院等)等区部分点位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初步形成了一批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停车综合治理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市城市管理局积极打造“渝城+”品牌,使城市管理、服务、执法创新融入、高效能助推社区治理,共同服务社区“高品质生活”。例如,通过“渝城+”,助力更多公共空间环境改造提升,进一步实施打造暖心就医路、平安上学路、放心买菜路、便捷出行路、时尚购物路、最美健身路等。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重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在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道路上,建好人民城市,续写山城雾都新篇章。 (市城市管理局 文/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