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1月2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两会特刊 为民生托底 书幸福“答卷”

版面翻页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两会特刊
05

为民生托底 书幸福“答卷”

——2024年全市民政工作综述

2024年,市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历次全会部署,深入谋划、全力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民政篇章,民政系统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干部职工精气神全面提振,民政事业迈上新台阶、呈现新气象。

95万余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住兜牢,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建成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省级层面突破开展林地墓地复合利用。积极培育科技类社会组织,深化协同增效改革,全面提升民政工作整体效能和辐射能级。福彩销售增幅位居全国前十。打造全国首个省级乡村地名展示馆。创新实施“婚登+”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渝悦·救助通”获评第一届重庆市改革创新奖、数字重庆建设优秀应用。民政部综合评估,我市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民政部来渝调研、召开现场会20次,简报推广重庆经验做法10期,在渝新部署改革试点9项,安排我市在全国性会议上交流发言20次,中央和市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全市民政工作59篇。

始终坚持党建统领

牢牢把握正确发展方向

紧扣政治性建设忠诚机关。引导全市民政系统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落实党组会“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主题”首学制度和“第一政治要件”落实制度,全年召开党组会议37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5次,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文章精神250余篇。高标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征订《条例》及辅导读本887本,开展集中学习96次、专题培训22期,建立典型案例库13个,召开纪律党课43次、警示教育会48次,党员干部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进一步强化。

坚持人民性筑牢战斗堡垒。坚持抓党建带全局,建立完善“一把手”工作例会、“赛马比拼”等机制,专班推进党建统领“885”工作体系闭环落实。深入推进“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创建,巩固首批市级模范机关先进集体创建成果,创新推出“为民先锋”党建品牌,入选首批市级机关重点培育品牌目录和川渝两地机关党建“百优资源”名录库。加快模范机关创建,全年局系统各党组织共开展组织生活1871次。推动支部规范化建设,新设立党支部1个,19个党组织完成换届、更名、调整工作,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个。局领导班子运行评估获“优秀”等次。推选8个“红岩先锋·四强支部”。

立足先进性锻造过硬作风。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营造局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干部职工精气神全面提振。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完善局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落实纪检监察联席会议制度,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同向发力,全面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和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积极推进部署局系统清廉机关建设,制作诗词朗诵作品16件,培育优秀案例1个。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和防控,排查廉政风险点66个,出具廉政意见44人次,开展廉政谈话46人次。对2个直属单位党组织开展政治巡察。围绕“五个坚持”发力,细化为基层减负工作清单25项举措。弘扬践行“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坚决做到“说了就算、定了就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干部作风明显转变。

关心关爱“三类群体”

基本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基本民生底线兜住兜牢。动态调整社会救助标准,有效保障77.32万城乡低保、17.71万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开展购买社会救助服务项目88个,惠及困难群众140.42万人次;加快建设“渝悦·救助通”,梳理29类重点指标开展多跨协同监测,开展特困供养人员“解需暖心”民生实事,全年摸排分散供养特困人员32.22万人次,帮助解决困难问题3711个。

儿童福利范围扩面延展。建立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制度,集中供养孤儿、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同比分别增长13.7%、15.7%,惠及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1.2万名。在全国率先将城镇留守儿童纳入关爱保护体系,创新开展“童心相伴”困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惠及儿童16万人次。深化儿童主任赋能增效行动,编印《儿童主任工作指引》2.4万余册,征集儿童主任典型案例52个、事迹65篇,全面提升儿童主任职业认同感、荣誉感。

特殊困难群体精准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10%。残疾人服务事项跨省办、网上办、一次办质效不断提升,累计“跨省通办”233件次、“全程网办”1.63万件次、“残疾人服务一件事一次办”2.7万件次。巴南、永川、大足3个试点地区顺利完成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第二批国家综合创新试点评估验收。“精康融合”行动扎实推进,在全市100%的区县、85%的街道、71%的城市社区和36%的乡镇开展精康服务,登记康复对象接受规范服务率达56%以上,5.2万余名精神障碍患者接受“家门口”社区康复服务,800余人实现辅助性就业。忠县被确定为“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县”。

突出抓好“三大服务”

基本社会服务更加有效

养老服务提质扩容。推动出台加强和改进“一老一幼”服务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累计投入28.3亿元,撬动社会投资29.6亿元,建设养老服务设施1.2万余个,打造老年食堂1695个,年服务老年人突破240万人次,85%基本实现盈亏平衡。探索“机构建中心带站点进家庭”运营新模式,社会化运营率达90%,养老床位利用率突破55%,护理型床位占比突破60%。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万户,累计改造3.9万户,提前完成“十四五”适老化改造目标任务。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方案被民政部评为“优秀”。市、区县老龄工作机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老龄委、老龄办工作机制全面建立;深化老年人社会参与,“银龄行动”纳入市委改革项目清单,出台新时代“银龄行动”实施方案,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伍8000多支,建立“银发人才”队伍专家信息库53个,涌现出“艺润万家”、“红岩军休”等一批老年志愿服务品牌。

婚登服务拓围增效。婚姻登记“跨省通办”3770对、“全渝通办”4.09万对,上线“公民婚育一件事”集成办理服务,累计办件3.5万件;推动涉外婚姻登记档案查询川渝通办,顺利完成国家婚姻登记信息系统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试点评估验收;创新开展“婚登+改革、经济、文化、服务、数字”融合服务,推动綦江区积极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婚庆产业园,指导江北、大足、武隆等区县因地制宜建设15个特色婚姻登记场所或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打造市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大足区成功创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

——殡葬服务改革突破。印发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公益性殡葬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积极开展公益性公墓林地墓地复合利用建设试点工作。连续两年将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全市重点民生实事,为3万名群众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96000殡葬服务热线遗体运输费、发放节地生态安葬补贴约1300万元。推进“公民身后一件事一次办”,累计办结1.8万件。深入开展殡葬领域“风腐”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有序推进,殡葬服务机构减项降费优服务取得实效。

深入推进“三大事项”

基层社会治理更加有序

社会组织培育监管纵深推进。围绕全市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战略布局重点领域,新培育全市性社会组织59家;制定出台行业协会商会章程示范文本、社会团体换届指引,社会组织内部治理不断规范完善;试点打造全市社会组织服务联合体10个,社会组织成为全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支撑。持续整治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减轻企业负担4801.16万元;常态化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顿,完成整治920家;成功召开川渝社会组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持续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个一”专项行动,帮助行业企业吸纳就业人员34809人,举办各类交易博览会699场。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和东西部协作,共计动员24455家会员单位帮扶消费1.94亿元。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挖掘就业需求,全市各级各类社会组织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5430个,实际招聘高校毕业生4649人。

公益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开展“善满山城”行动,举办首届“西部论善”公益峰会。推进“阳光慈善”工程建设,238个慈善组织、2100个公开募捐项目信息依法公开。培育公益慈善类社区社会组织1.2万个,打造社区慈善服务场景274个,设立社区慈善基金905个,帮助解决群众身边“小急难”问题1万余个。在10个区县创新打造公益慈善服务联合体,盘活国有和社会闲置资产11400平方米。依托“久久公益节”“中华慈善日”“重庆慈善周”等活动,募集公众捐款达1.21亿元。全年,全市慈善组织接受慈善捐赠款物超过17亿元。

区划地名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牢牢把握重庆在国家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深化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区划设置研究;加强统筹谋划,深化评估论证,稳慎优化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设置;深化行政区划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厘清区划沿革,推动建设行政区划沿革数据库,打造近100个宣教平台,形成系列区划文化研究成果。编制乡村地名方案82个,录入乡村地名1万余条,累计采集上图乡村地名和兴趣点16万余条,打造乡情馆、村史馆749个,完成1031条乡级行政区划、11356万条村、社区地名复核入库,打造“地名+”品牌1290个,设置历史地名保护标志211块;重庆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累计免费接待群众3万余人。完成省界湘渝线及16条县级界线第五轮联合检查,建立鄂湘渝川黔陕6省市平安边界建设协作及边界争议调处“四联”机制。创建“新重庆·老地名·边界行”等“边界治理+”品牌6个、建成边界文化标志50座、睦邻友好公约碑126块。全域推进乡镇勘界,在全国首创《重庆市乡镇级行政区域勘界规范》,率先出台《实施“地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

(市民政局 文/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