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扬帆 破浪前行
市文化旅游委奏响重庆文旅融合最强音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赋予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新使命新任务,为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指明了全新方向、注入了强劲动能。2024年5月,党中央首次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意见》,相继召开市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对全市文化旅游工作进行精准有力部署,为全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明确了前行方向、注入了全新活力。
回首2024年,市文化旅游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锚定建设文化旅游强市、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全国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地、建设西部地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引领地的目标,聚焦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高品质文化供给、高效率遗产保护、高质量文化服务、高水平文旅融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赋能美好生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激活文化资源 滋养城市灵魂
深植巴渝文化根脉,借“渝韵计划”之力,在文艺创作、阵地建设、文化惠民等领域取得众多令人瞩目的文化成就,让文化之光点亮山城,共绘巴渝文化新画卷,见证重庆文化事业的蓬勃崛起——
“渝韵计划”有力实施,45部作品荣获文华奖、群星奖等国家级奖项,32部作品入选全国重要文艺赛事展演;图书馆、文化馆一级馆率分别居全国第3、第2,在全国率先实现四级文化阵地网络全覆盖,博物馆实现区县全覆盖。“三馆一中心”全部免费开放,年服务群众7400万人次;成功举办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之春季“村晚”主场活动,12个村镇入选“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实施“巴·掌书”进轨道交通等惠民工程,启动“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满意度居全国第7。
建强体系机制 加速产业发展
在文旅产业的广袤天地里深耕细作,破浪前行,从示范园区基地的创建,到市场主体的蓬勃兴起,历史与现代交织,文化与旅游共融,以傲人成就绘就壮丽画卷,重塑城市文旅新格局——
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新增7个);全市文旅市场主体总数超19万家,旅行社突破1100家,组客量列西部第1、全国第6;印发《重庆市文化和旅游领域“十五五”规划编制方案》;构建“1+6”规划体系,打造消费新场景,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5个(新增3个),列西部第1、全国第2。
守护历史文脉 推动传承创新
在重庆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激情相拥,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传承与创新的文物华章,一场震撼人心的文脉守护行动全面展开,且成果丰硕——
在全国率先成立“四普”机构,不可移动文物复查率达100%,新发现1420处,工作进度居全国前列;成功创刊《大足石刻研究》,发布“资大石刻(窟)文物主题游径”首批线路;完成《考古中国·蜀道工作计划(2024-2028年)》荔枝道考古主线调查;成功创建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出台《重庆市推动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改革总体方案》;博物馆总数达到141家,实现区县全覆盖;创建市级科普基地,开展专题活动380场。
释放消费动能 激发行业活力
重庆,这座魅力之城,在文旅发展的画卷上精心雕琢,文旅盛宴精彩纷呈,以蓬勃之姿惊艳四方。从品牌培育到活动举办,从景区打造到惠民推广,步履铿锵,一路繁花,一系列成就不仅提升城市美誉度,更铸就文旅发展新高度——
征集文旅宣传品牌口号,培育“渝味360碗”美食品牌,评选体验店示范店旗舰店232家、美食街区6个;成功举办第十五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交流等活动,重庆文旅抖音传播指数稳居全国前十;创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旅游景区各1家,五星级旅游饭店2家、五星级游轮2艘;推出惠民措施200余项,发放消费券等近2000万元;深入推进“演唱会+旅游”,全年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79场次,拉动消费超56亿元。
历史辉煌,新颜更其旧貌;蓝图壮阔,巨笔铸以荣光。站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起点,重庆文化旅游展现出朝天扬帆、破浪前行的蓬勃朝气。2025年,市文化旅游委将紧扣文化旅游强市建设总体目标,着力完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系统推进建设高质量文旅经济、高水平文旅供给、高品质文旅体验、高效能文旅治理,打造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文旅标志性成果,奋力谱写文旅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努力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贡献文旅力量、展现文旅担当。
(市文化旅游委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