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路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为民履职接“地气” 服务发展有“底气”
近年来,渝州路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创新思路、务实担当,围绕党建引领、制度创新、服务民生、助力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基层政协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特色党建引领
提升基层协商“高度”
九龙坡区渝州路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共有区政协委员19名,其中党员委员4名。
渝州路街道党工委一直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将其置于街道工作的重要位置。年初研究政协工作计划,每半年听取政协委员工作站汇报,定期研讨平台建设、提案办理等关键问题。街道领导带头参加委员工作站季度主题活动,并牵头办理答复提案。深化“支部建在委站上、委员聚在党旗下”党建品牌,依托政协委员工作站成立党支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季度学习通报、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等制度,将党的工作全方位覆盖到委员日常学习、履职尽责、纪律作风等各个环节。通过组织理论学习座谈、开展“九说党史”活动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人民政协是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政协工作是党的工作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根本定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把做到“两个维护”融入履职工作、见诸实际行动。
街道办事处主任、人大工委主任分别担任工作站站长和副站长,精心选优配强站、室工作人员,足额保障活动经费,迭代升级街道工作站和社区工作室两级平台,在渝高公园、中新城上城重点楼宇、白马凼老旧小区新建3个议事协商点,为居民参与议事、活动、学习提供了更好的阵地。近年来,陆续接待浙江省、内蒙古包头市等市内外政协组织30余批次,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的系列创新举措获得“取经者”点赞。
制度创新赋能
挖掘主题活动“深度”
工作站秉持“汇智聚力”理念,不断增强站点功能,以“强基固本”为目标优化机制,全力激发委员履职热情。在全区率先实行委员“一进三联”制度,将委员编入2个网格,联系1户困难群众、2家民营企业、3个居民代表,每月固定1天为“委员接待日”到社区与群众面对面座谈交流,每季度固定1天主动走访网格收集社情民意。全年19名委员进网格200人次,接待群众600余人,收集建议意见60余件;认真落实委员履职考核制度,每季度通过工作站会议、微信群等渠道通报委员履职情况,对履职表现优秀的委员进行专题宣传报道,有效调动了委员履职积极性;探索部门“吹哨报到”机制,建立工作站与区级相关部门联动协商工作制度,邀请区级相关部门、街道分管领导共同参与政协委员活动,联动开展调研、协商,共同促成有关问题的解决。
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与民生实事,开展“政协委员聚合力,企业发展促共赢”“发挥委员作用,办好民生实事”“聚焦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等调研、协商、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等重要节点,开展“重走光辉路·奋进新征程”、 红色经典读书活动、“送法进社区 普法暖人心”法治宣传等活动。在制度创新推动下,主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聚焦发展献智
展现政协作为“力度”
工作站紧扣区域发展脉搏,组织政协委员围绕经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委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度参与街道经济建设。组织委员“1对2”帮扶联系辖区重点企业,鼓励政协委员企业加入渝州路街道商会。开展企业走访活动100余次,倾听企业心声,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更好地发挥委员作用。针对科三街夜市停车难问题,工作站积极组织区政协委员、商家、企业开展协商,推动错时共享停车,助力商家发展。区政协委员周勇在社区走访时发现区域楼宇空置率高的问题后,积极牵线搭 桥项目资源 ,助力街道成功盘活闲置资产,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此外,多名委员积极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的落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人才招聘等实际问题,助力企业在渝州路街道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
服务民生聚力
彰显委员履职“温度”
工作站始终秉承“贴近群众、服务民生”的宗旨,不断拓展委员履职渠道,积极助力辖区基层治理,在破解民生难题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从委员下基层收集到的众多重难点问题中,精心挑选“贴民生、涉面广、见效快”的问题作为协商议题,全年开展“微协商”12次,有力推动解决长石苑小区旁学校食堂噪音扰民、龙井湾片区无公交车、科园四路下排管网堵塞等民生实事7件,直接受惠群众8000余人。
开展“为民服务见行动”实践活动,在“创文”“网格治理”等重点工作中,委员们主动当好宣传员、协调员、志愿者,不断书写履职新答卷。
立足新起点,谋划新蓝图。2025年,九龙坡区渝州路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区委决策部署,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更严的态度对待工作,为“东西一体化、全域现代化”大美九龙坡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刘芳/文 渝州路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