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小腿 “闹脾气”?原因可能不仅是缺钙
【受访专家】朱姿仪:重庆市中医院康复科主管护师
晚上睡觉睡得好好的,突然小腿传来一阵抽痛。想必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此时不少人会说:“是缺钙了,要补钙。”
真是如此吗?近日,记者采访了重庆市中医院康复科主管护师朱姿仪,请她从医学角度为大家科普半夜小腿“闹脾气”背后的真相。
“在医学上,这种夜间突发、累及小腿等部位的不自主肌肉收缩称为“痛性肌痉挛”,会致痛、扰眠。”朱姿仪介绍,腿抽筋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伸展肌肉可缓解,但疼痛可能持续数天。
痛性肌痉挛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水分不足影响血液循环和营养物质循环;二是剧烈运动导致身体水分流失;三是肌肉过度使用或长时间静止造成紧张和僵硬;四是长时间站立导致血液滞留;五是锻炼前未热身使肌肉紧张;六是睡眠姿势不当影响腿部肌肉;七是微量元素缺乏,特别是镁、钾、钙;八是季节更替,夏季更易发生痉挛;九是妊娠期间体重增加影响血液循环;十是药物如利尿药和降压药可能引起痉挛;十一是年龄增长导致肌肉痉挛;十二是神经受压,如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小腿抽筋。除此之外,高热惊厥、癫痫、帕金森病、神经性肌强直、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萎缩性肌强直等多种疾病也可能引起肌肉痉挛,从而导致小腿疼痛抽筋。
那么如何防范痛性肌痉挛?朱姿仪提出以下建议:
保持营养均衡。日常要注意多种食材搭配,每日保证摄入一定量的蔬菜、坚果和水果,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片,日常多晒太阳,帮助钙的吸收。
注意保暖。特别是当季节变化,或是在室内空调环境下,要注意脚部及足部的保暖;睡前泡脚,有利于下肢保暖,促进血液循环;在寒冷环境下,尽量穿长裤、厚袜子,避免冷风直接对着下肢吹。
运动前做好热身。延展拉伸肌肉,激活肌肉力量;穿舒服的鞋子,同时运动也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过猛过烈,以免拉伤肌腱和肌肉。
“当然,如果不幸发生抽筋,一种快速的应对策略是‘逆向操作’。”朱姿仪指出,例如,若小腿前侧肌肉抽筋,可以按压脚板并用力扳屈脚趾,同时用前掌向下蹬压地面,以减轻疼痛感;扶床站立,用脚尖踩地,把身体重量转移到脚尖上,让腿部肌肉痉挛向相反方向进行持续牵拉,等肌肉痉挛慢慢消失,再进行按摩或者热敷;放松紧绷的肌肉,也可以缓解腿抽筋。还可以马上用手抓住抽筋一侧的大脚拇指,然后慢慢将脚掌向自己的方向拉,拉伸腓肠肌,再慢慢将脚伸直,小腿紧张即可得到缓解。
此外,结合中医的多穴位按摩法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弯曲下肢,使脚掌朝下,然后固定膝关节和踝关节,同时按压腿部穴位,如承山穴、委中穴、承筋穴。在按压过程中伴随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疼痛,直至症状逐渐减轻。使用热毛巾或热敷包敷在痉挛的肌肉上,并配合按摩,也能有效缓解疼痛。
朱姿仪提醒,腿抽筋虽然常见,但也要注意防范。对于反复发作的腿抽筋,一定要留心,及时就医检查,以免耽误诊断加重病情。 (记者 陈元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