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心村”到“振兴村”的蝶变
——垫江县政协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小记
青山如黛,群峰竞秀。今年“五一”期间,明月山麓的垫江县桂阳街道群山村凤凰泉休闲旅游度假民宿内,游客们在露天草场舒展身心,古法炮制的药膳香气萦绕庭院。据介绍,这处由原烟花爆竹厂闲置厂房“蝶变”而成的民宿半年营收超20万元,带动30多名村民就业。
这正是近年来垫江县政协以“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为纽带,在桂阳街道探索“委员+平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让沉睡“空心村”焕发新生机的生动实践。
精准开方破困局
曾经,桂阳街道十路村、群山村深陷“空心化”困境,户籍人口2200人,但青壮年外流达1700余人。留守村民守着薄田种玉米、养土鸡,收入来源单一且抗风险能力脆弱。
2023年春,垫江县政协乡村振兴调研组深入两村调研时发现,明月山麓的千年古寨、天然温泉、万亩竹海等资源亟待开发。
“明月天香旅游度假区规划已获批,我们何不借势打造康养民宿集群?”李能全委员在“渝事好商量”协商会上率先破题。随后,委员们历时3个月走访调研,形成了《中药芳香谷及农旅融合发展策划方案》,提出盘活烟花爆竹厂等闲置资产、建设“明月山居”康养民宿集群等16条建议。经7轮专题协商,最终确立“民宿+康养+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将中药材种植与休闲康养有机融合。
躬身力行促发展
绘就的蓝图关键在落实。为助力桂阳街道乡村振兴,垫江县政协建立起“渝事好商量协商+企业家委员助力+主席会会议视察”联动机制,推动“基层民主协商+委员带头引领”之花在和美乡村致富路上盛开。
在县政协的推动下,皮志贤委员在明月山脚投资300万元改造九沐溪谷庄园,植入禅意茶室、星空帐篷等新业态;易崇荣委员在群山村打造江山大院,巧妙融合巴渝吊脚楼与日式庭院风格;吴登刚委员牵头在十路村、群山村交汇处开发远山与风民宿,让游客体验诗意栖居……
为破解资金瓶颈,该县政协还牵线引入华西乡村发展有限公司,促成“村集体+企业+农户”合作模式。村集体将闲置民房统一流转,由企业投资改造后返租经营,村民既可获租金分红,又能优先就业。目前,群山村及周边村10栋传统夯土房变身精品民宿,带动发展农家乐8家。
产业引领富乡村
“土地流转金年入6000元,民宿务工月挣3000元,合作社分红还有2000元。”群山村村民老朱乐呵呵地算起“三金”账。在垫江县政协的大力推动下,“中药芳香谷”项目落地生根,群山村流转土地500亩种植黄精、芍药等中药材,配套建设观光步道、研学基地。据统计,2024年,桂阳街道民宿接待量突破3万人次,经营收入超百万元,群山村集体经济增收11.07万元,返乡创业人数同比增长10%。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委员们持续助力:殷正双委员开设民宿管家培训班,助200余名村民系统学习客房服务、药膳制作等技能;赵丽娜委员组建手工艺合作社,开发竹编灯具、艾草香囊等文创产品,促进村民户均年增收1.2万元;李萍委员推动建立农特产品直供体系,村民种植的有机蔬菜直供民宿餐桌……如今的明月山麓,废弃厂房变身艺术空间,撂荒地绽放中药材花海,空心村涌动创业热潮。
垫江县政协主席郑小波表示,县政协将持续深耕“渝事好商量·协商来铺垫”平台,让委员“金点子”化作乡村振兴“金钥匙”,真正实现乡愁聚人、发展育人、产业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