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7月0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区县 推进站城融合  赋能高质量发展 “飞天”绽放新光彩 图片新闻 守护碧水映初心 “活”出时代价值“传”出文化厚度

版面翻页
区县
03

江津区政协助力文物保护与利用——

“活”出时代价值“传”出文化厚度

□ 作者 刘朦濛

如何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物研究保护利用工作,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中华文化瑰宝?近日,江津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邀请专家、区政协委员与职能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开展专题协商。

作为重庆市首个历史文化名城,江津已有1800余年的建县史,名镇名村资源分布广、数量多、级别高,是全市历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区县之一。近年来,该区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统筹规划管理、修缮保护、活化利用,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旅产品。但政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系统性保护存在短板、活化利用相对保守、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等问题依旧存在。

为此,协商会上,肖文学委员呼吁,推动文物安全多元保护,升级智慧基础设施,针对塘河古镇、真武场等地的消防安全隐患突出区域和濒危古建筑,安装物联网检测设备;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会龙庄等重点文物进行数字建档,提升智慧保护水平。在杜位荣委员看来,保护文物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而是要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她建议,将地下文物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展览展示、文化景观、地标建筑等进行统一规划,扩大古文化遗址影响;在红色文化场所开发“沉浸式党课”等体验项目,增强吸引力;将古镇文物保护与景区打造一体规划、建设、运营,精细管控商业开发。刘莲委员呼吁,加大专业人才的培育与引进力度,加强学术交流合作,深入挖掘研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内文物在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方面的文化内涵;拓宽研究成果转化和传播广度,鼓励居民参与文物讲解传承,推动社区街区共建共享。

江津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国资委等部门负责人认真听取委员建议,现场“接单”,并进行一对一回应。

这场协商会议是江津区政协组织发动委员参与文物保护与利用的一个生动剪影。近年来,该区政协委员保护文物的履职脚步从未停歇——

民盟界别委员活动小组提交提案《建设江津特色文化项目 提升江津城市内涵的建议》,直接推动江津古音古语研究院、江津诗书画院、长联阁、文峰塔四个文旅项目落地。其中,原为明代工部尚书江渊住宅的江公享堂变身为江津诗书画院,开展文化讲座、文艺沙龙、文艺培训等一大批深受市民喜爱的文化活动,并开发文创产品,成为江津文物活化利用的样板。

位于江津几江老城区的军需文创园——3539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三线建设遗址保护开发利用的成果。文艺社福界别委员活动小组在园区改造之初,通过社情民意信息《关于规范3539文创园规划定位和招商项目的建议》,呼吁落实以现有老厂区资源进行文化创意改造和综合商业开发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打造“文创+商业”的复合式街区;由政府打通“走出去”招商渠道,联通区内各文化项目产业,做大江津“过夜经济”。这些建议被区级相关部门充分吸纳,助推文创园成为江津新地标。

欧渝岚、郑林等委员经常策划开展文物保护活动,宣传文物保护理念,身体力行带动更多人关注文物保护事业;杜秀梅、黄丽萍等委员深入挖掘优秀历史文化,参与文化保护项目建设……

江津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区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将持续唱响“履职和声”,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科技创新、文旅融合等协同发展,让文物“活”出时代价值、“传”出文化厚度。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