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致富花”结出更多振兴硕果
——秀山县政协持续助力山银花产业发展记
近日,武陵山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中国山银花专业市场)正式开业,3万立方米的库容如同巨型“保鲜舱”,让秀山山银花告别了“靠天存储”的历史。这一成果背后,凝聚着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协多年来深耕助力山银花产业发展的不懈努力。
秀山县种植山银花已有数百年历史,作为全国山银花三大主产区之一,25万亩基地如绿色绸缎铺展在16个乡镇。但曾几何时,“分散种植缺标准、鲜货难存价不稳、加工粗放效益低”的困境,让这朵“致富花”难以绽放。“2022年,鲜山银花收购价跌到每公斤8元,花农们望着满地山银花一筹莫展。”该县政协委员、县中药材中心主任龙云辉回忆道。
破局始于政协委员的持续发声。2022年,秀山县政协农业农村委提出《关于加快中药材冷链仓储建设的提案》,直指冷链仓储空间不足的痛点,提出规划建设仓储中心等建议。随后3年,江兵、杨波、邓丛蓉等政协委员累计提交相关提案7件,从良种培育到精深加工再到市场拓展,形成“建议链”。
在政协委员的推动下,秀山县出台了山银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配套的“一项奖补金、一份保险金、一个保收价”政策,让花农吃下“定心丸”。与此同时,依托连续举办5年的中国山银花节,该县政协搭台促成产销对接会8场,吸引全国100余家药企签约采购;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率队先后20多次深入调研,到湖南隆回金银花产区考察,主动接洽湖南鸿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2023年底,鸿利药业落户秀山,不仅带来3条智能化加工生产线,更牵头制定了3项行业标准,让秀山山银花在全国市场的“定价权”显著提升。
如今,秀山武陵山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的冷链技术让山银花保鲜期延长至24个月;“集中仓储、错峰销售”模式使花农年均增收超15%;与重庆医科大学合作培育的“渝蕾1号”良种推广面积达20万亩,亩产提升30%;山银花饮片、山银花饮料、日化品系列深加工产品50余种,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以上。
委员们的“金点子”仍在持续发酵:“云端花市”为山银花产品开辟电商销售新渠道,日均销售突破1000单;退休专家刘朝敏组建“银发技术队”,年培训花农300人次;种植大户张胜海带头成立山银花产业协会,规范行业标准,维护花农和企业利益……
“山银花产业是秀山的支柱产业,政协要始终站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线。”秀山县政协主席吴彪表示,县政协将持续围绕做强山银花产业献智献力,让这朵深山里的“致富花”结出更多乡村振兴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