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力量
——市政协2025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座谈会侧记
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怎么样?还存在哪些困难?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是什么?7月24日,市政协召开2025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座谈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商务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国资委、市工商联等部门负责人及政协委员、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全市经济运行、国资国企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就业民生保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市围绕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打造“六区一高地”,突出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制定实施稳住经济增长“20条”、服务融入国内大循环“36条”等一批增量政策举措,迭代优化、抓细抓实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加密调度频次、靶向精准施策,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回升向上。
尽管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仍面临挑战。座谈会上,部分政协委员和企业家代表结合前期调研,提出诸多务实建议。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面临标准认证差异、应收账款风险等挑战。”面对外贸企业转内销面临的难关,市政协常委、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总队长罗学文建议,搭建一站式认证服务平台、开发专项融资产品、加强市场竞争能力建设、强化政策精准服务。
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党委委员、总经济师余贵玲认为,投资需强化项目运行调度,挖掘工业投资增长潜力,加大“投资于人”力度。
赛力斯集团轮值总裁张正萍提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需突破高端技术储备不足、本地配套率低等堵点,建议打造高端汽车矩阵和产业链,推动“渝车出海”。
“餐饮行业不仅事关民生,也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市政协委员、重庆菜香源餐饮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斌呼吁,实施“三降工程”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打造食材直采平台,强化产业协同。
市政协委员、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苓玲提出,构建包容性就业生态,优化人才培养布局,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工商大学校长温涛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议,进一步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提升能级和竞争力,打造更多“重庆造”硬核新品;同时,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消费提质效应,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和经济活力。
“推动生产力构成要素变革”“加快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持续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一条条真知灼见,既切中要害,又务实可行。
针对大家的建议,相关部门进行了现场回应。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研究出台支持汽车产业新车型研发、产销量增长等提质增效措施,并认真研究各项建议,积极吸纳融入到正在制定的《重庆市“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规划》;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重点推动“三增三减”等政策落地,建设内外贸一体化数智服务平台,同时持续开展减轻餐饮企业负担、强化产业协同、优化发展环境等工作。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落实《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等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与会者认为,此次座谈会不仅梳理了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亮点与挑战,更凝聚了各方智慧,为下半年经济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方向。大家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持续关注经济运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