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
沙坪坝区政协召开“1号提案”现场督办会
7月21日,沙坪坝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1号提案”现场督办会召开。沙坪坝区政府区长王银川与区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区政协委员围坐一堂,聚焦生命健康产业,共商发展良策。
一件提案 聚合众智 赋能发展
本次督办的“1号提案”,凝聚了多方智慧——由致公党沙坪坝区委会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区域医卫资源优势,加快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农工党沙坪坝区委会及宋龙华、尹东等4位区政协委员的提案并案而成,聚焦产业生态构建、机制创新等议题,由沙坪坝区发展改革委牵头主办,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卫生健康委、区招商中心协同办理。
“沙坪坝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禀赋突出。”该区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区域优势并通报了提案办理进展:全区拥有4所医学高校、8家三级医院、114个医学类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集聚了重庆超70%的生命健康领域英才。依托这一优势,2024年以来,该区精准发力,成效显现:成功入选全市首批智慧医疗装备集聚区,上桥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园建成开园,华宇生命科技城1万平方米楼宇空间全部入驻,全区生命健康领域企业、机构已突破2500家。2025年上半年,沙坪坝区生命健康产业营收达150亿元、同比增长10%。
一场恳谈 汇智聚力 同心共进
督办会现场,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吴寿荣代表致公党沙坪坝区委会发言:“沙坪坝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需在产业能级提升、深化合作、要素支撑等方面加力。”该区城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数字指挥中心主任李治代表农工党沙坪坝区委会表示,希望依托区内医疗资源,重点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
随后,邓明明委员建议,构建“概念验证—临床转化—推广应用”的创新转化生态链条,打破转化壁垒;宋龙华委员呼吁,建立全区生命健康产业数据库,赋能招商引资;尹东委员提出,引入第三方机构整合资源,打造综合性服务平台,推动集群化发展;陈盈佚委员认为,应鼓励校企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力促成果本地转化。
该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已构建沙坪坝区围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数字和消费医疗、医药商贸4个发展主赛道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体系,绘制全产业图谱;已将生命健康产业纳入“十五五”规划,将加快建设上新健康城,提速发展医疗装备集聚区。该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牵头建成生物医药概念验证中心,将持续完善公共服务,推动校企联合。该区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出台智慧医疗装备产业扶持政策,推进组建25亿元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基金,继续强化空间、金融、政策支撑。该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已挖掘校友资源2000余条、三甲及区属医疗机构供应商资源3000余家,构建以“向上医联体、向下医共体、纵横专科联盟”为一体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构架。
一次督办 协同发力 共赴新程
与会人员对提案办理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会上,沙坪坝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何勇表示,区政府正全面实施招商引资“满天星”行动计划,锚定IVD(体外诊断产品)、医疗器械、细胞和基因治疗三大赛道精准发力,全力构筑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
“委员们的真知灼见,饱含对政府重点工作的热切关注与鼎力支持。”王银川表示,要把政协智慧转化为发展实绩,让“资源优势”真正成为“发展胜势”。他提出,要组建“医卫界+经济界”委员专家组,既攻关“卡脖子”技术,又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奏响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沙坪坝区政协主席杨邦维希望,委员们进一步深化对政府重点工作的理解把握,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团结各界英才贤达,为沙坪坝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