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之寒
□ 作者 邓荣河
“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尽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般注解小寒,但是小寒并不“小”,很多时候,小寒是一种名不副实的寒。正如谚语所言,“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小寒一过,我国的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南下的寒潮恨不得把冬阳那点些微的温暖驱赶出九天。无论是塞北,还是江南,寒冷——天地间唯一畅通无阻的代言。但天寒人不寒,如今,与时俱进的农人让“小寒”不再“寒”,而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暖”。“小寒已近手难舒,终日掩门深闭庐”,古人诗句中那种冷冷清清的小寒,已经彻头彻尾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小寒时节的农人,一改老辈人猫冬的慵懒,或走近冷土,或走进寒山。劳动,仍是随处可见的场面。大棚菜需要精心呵护,田间果树等着立春前完成整枝修剪,隆冬时节,广袤的大地再现久违的热火朝天。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小寒时节也是一个人涵养身体的最佳时期之一。天寒地冻,宜偏重于暖性食物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羊肉。当归生姜羊肉汤、山药羊肉汤以及各类羊肉火锅的大流行,足以证明这点。
小寒大寒,打春过年。尽管小寒时节地冻天寒,但却是一种记日可待的寒。“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迁移的鸟儿,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而在北方,几乎到处可以见到喜鹊,它们感觉到阳气的到来而开始筑巢;“雉始鸲”的“鸲”字,是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受到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进入小寒,期盼已久的那个“春”,是个藏匿在窗户纸后面的字眼,只等农历老人轻轻一戳,便会展露出头脸……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