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1月2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2016两会特刊
版面翻页
2016两会特刊
34

璧山高新区

科技集聚地 创新孵化器 开放桥头堡

□ 作者 张长荣 黎静 杨蕾

壁山高新区

2015年10月26日,璧山区迎来好消息:国务院于9月29日正式下文批复同意璧山高新区创建为国家高新区。这是自1992年重庆高新区获批以来,我市第二个获批创建的国家级高新区。

重庆璧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近年来,高新区秉承“创新引领、融合发展”的理念,推动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为主导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相继被工信部命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和“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等。

国务院批复对璧山高新区进行了新的定位: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新起点孕育新希望,新高度开启新征程”。消息传来,璧山人欢呼雀跃,迅速开启了将高新区打造成“科技的集聚地、创新的孵化器和开放的桥头堡”的跨越式发展新旅程,力争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将其建设成为重庆转型发展引领区、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联动发展区和西部地区创新示范区。

四大产业撑起“创新开放”新平台

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产业夯基。脱胎于省级高新区的璧山高新区则将目光投向了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

近年来,璧山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推动璧山高新区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的步伐,在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基础上实施战略升级,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装备制造突出“智能制造”与“精密制造”,大力发展特种车辆和新能源汽车及其核心零部件、高端精密零部件、智能化工程机械、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到2020年先进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

——电子信息兼顾硬件生产与软件开发,打造“互联网”产业,力争到2020年,液晶面板、汽车电子产业等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超过800亿元;

——食品医药着力“精准医疗”、“生物医药”和“养老医疗”,打造“大健康”产业,到2020年,医药食品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以上;

——现代服务业着力于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以及着力培育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信息等新兴服务业,规划建设了3平方公里物流园,引进2家世界500强企业——普罗斯和新加坡淡马锡入驻。

同时,依托渝新欧铁路,寸滩、西永保税区等“特区”带动效应,倾力发展智慧服务、电子物流等新兴产业,力求加快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

璧山人的努力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牢牢把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等主旋律的璧山高新区,不断推动科技、人才、金融方面创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2015年,高新区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在建面积4平方公里,入园企业915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750亿元。众泰汽车、中联重科等一大批在国际国内市场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占有率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该区发展。

“2016年,我们力求工业产值达到1700亿元,实现工业投资300亿元,三大主导产业占比提高到78%以上。”对今年的发展目标,璧山高新区负责人信心百倍。

七大举措实现

“筑巢引凤”新目标

去年11月18日,第六届中意创新合作周·中意产业创新合作重庆峰会在璧山区举行,共签约重点项目14个,涉及技术转移、物流、环保、教育等多个领域。

此次活动中,璧山区成为“大赢家”,璧山高新区与意大利科学城(IDIS基金会)、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创新城市国际发展有限公司(ICID)等签署了6个项目的合作协议。

招商引资顺利推进的同时,帮助企业顺利入驻工作也不断推进。

“不到5个月,我们就完成了从签约、建厂到生产的所有程序。”仅用140天就帮助总投资100亿元、占地1000亩、年产整车规模20万辆、年产值200亿元的众泰汽车生产项目实现生产,创造了招商引资的“璧山速度”,让众多投资商钦佩不已,也坚定了他们投资璧山、扎根璧山的信心。

“创新驱动是高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不断完善孵化器建设,加强与高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使高新区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近年来,璧山高新区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的理念,始终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源动力,采取七大举措“筑巢引凤”。

——加快投融资创新。目前,璧山高新区已成立两山火炬股权投资基金和两山西证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规模达到11亿元。“未来三年时间,我们将培育扶持30家企业改制挂牌上市,届时可撬动社会资本投入300亿元以上,企业总产值规模达到1000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以上。”

——加快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与香港天安集团共同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推动创业大厦、创业大道、金融集聚区、璧山产业创新升级体验中心建设。与27家企业和30家金融机构签订入驻协议。

——打造众创空间、星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器。高新区正在培育和打造“璧山金色郊区星创天地”部级农业星创天地和璧山智能机械众创空间等6个市级众创空间。其中,正着力将投资1亿元的小微企业创业园打造成为国家级孵化器,用来培育孵化引进的高科技中小企业。

——加快产业创新升级体验中心建设。建设1000平方米的高新区创新体验中心,将其打造成璧山对外宣传新窗口、招商引资新平台、民政企互动新载体和智慧体验区。

——合力打造大型公共实验平台。璧山高新区与重庆大学城、中国工程院等科研单位融合发展,邀请各类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共同参与,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服务。

——加快项目落地建设。瞄准机器人、3D打印技术、特种车辆、高端精密零部件等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实行龙头招商、配套招商和产业链招商,不断引进一批200亿级、100亿级、50亿级的龙头企业。并实现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落地建设,计划开工20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新投产30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着力提升项目承载能力。一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主次干道道路15公里,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7平方公里。二是加快推进征地拆迁,确保企业“引得来,落得下”。三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高地正加速形成

去年12月28日,璧山高新区双向8车道的聚金工业大道北面,积聚了一大批正在建设的现代化厂房和已经投产的企业,南面是新启动的6平方公里的智能装备产能园,几个先期进入的大项目已经动工开建。

辛勤耕耘,促进了璧山高新区跨越发展。

目前,高新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各类市级研发平台45家,国家级实验室3家,国家级研究院1家。建成“高新区装备制造业创新服务中心”和“利安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多个市级孵化器,引进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国家级孵化器)。近三年,相关企业获得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96项,累计专利申请量达到6212件,累计专利授权量2252件,成为重庆市首批知识产权试点开发区。

高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助推了高新产业的发展。2015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3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2.5%。

高新区吸引近5万师生和各类技术人才到高新区企业进行培训实习,成功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706人;还通过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基金、与3家金融机构实施“助保贷”战略合作、设立专项基金、对接国家专项建设资金和盘活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等举措,不断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一大批知名企业逐潮而来。

2015年,高新区共洽谈项目300余个,新引进项目56个,总投资达300亿元,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80亿元。新开工怡得塑胶、首科实业等项目33个,东威科技、凯成科技、亨尔宝电器等38家企业投产达效。璧山工业经济正在以井喷式的速度强劲增长。

同时,中联重科智能农机项目、热谷机器人、蓝黛自动变速器项目、智能装备集成系统项目、龙润汽车与德国大陆集团合作项目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顺利推进。

“到2020年,高新区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税收90亿元,进出口总额20亿美元,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占63.5%以上,解决20万人就业,成为重庆转型发展引领区、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联动发展区和西部地区创新示范区。”如今,一个产业蓬勃发展新兴高地正在璧山加速形成。

录入:颜永彬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