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1月2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2016两会特刊
版面翻页
2016两会特刊
70

宜居宜业谋首善 商贸领航创文明

观音桥街道四大举措打造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首善之街

□ 作者 文/张长荣 黎静

狠抓民生实事

打造宜居宜业的首善幸福之街

2015年11月26日下午,观音桥街道来了10多位特殊的客人:区政协主席刘学琼、副主席张亚兴,带着地区委员组的所有委员,前来街道开展养老服务中心运行模式的专题协商活动。

位于北滨路的观音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总面积1300平方米,配备15间特色功能房,是集康复健身、文化娱乐、培训交流于一体的养老服务活动场所。

在街道的规划中,该中心将被打造为全区老年服务的调度中枢、老年依怙的精神乐园、老人形象的展示窗口、社工人员的培训中心以及社会组织的孵化基地。

为找到更好的运营模式,实现养老服务中心良性运行,观音桥街道多次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要创建‘市场运作+政府支持+志愿者’运行模式”“要加大扶持政策落实力度,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要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要有效整合社会资源”……

当天的专题协商会议,参会委员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这只是观音桥街道狠抓民生实事,打造宜居宜业的首善幸福之街的一个片段。

早在2013年,观音桥街道便确立了加快“重庆宜居宜业、商贸领航的首善之街”建设,努力创建成为全市“宜居宜业首善街,商贸繁荣文明城”的奋斗目标。

发展起步较早的观音桥街道老旧小区遍布。为让居民们充分享受到“宜居”的幸福,观音桥街道以洋河片区、鲤鱼池片区为重点,投资700余万元大力推动20000余平方米的老旧社区改造。同时,对12个弃管小区的电力设施完成了基本改造。

如今,天竺葵、小叶榕、桂花绿意盎然,崭新的便道、漂亮的花坛绿地、精致的石桌凳、修葺一新的房屋立面、新增的健身器材……,都让居民感受到城市宜居的魅力。

对弃管小区电力设施的改造,也是观音桥街道力推的一项民生工程。

街道某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供电线路不规范,每年夏冬用电高峰季节一到,居民们家中的空调等大功率电器便基本成了摆设。

在观音桥街道的协调下,供电公司赶在今年盛夏之前,集中更换了这里的低压配电箱,并科学布置了线路,为居民安装了“一户一表”。由此,这里的居民们不仅用上了久违的空调,小区电费收费难、管理难等问题也迎刃而解。

对于以“商贸领航”,经济发达的观音桥街道而言,“宜业”与“宜居”同样重要。

在街道的努力下,富力海洋社区于“这样的街道如何实现快速发展?”既是全市最繁华的街道,也积累了众多深层次矛盾,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发展与矛盾的综合体让很多人惊叹,也疑虑重重。

地处重庆市都市核心功能区的核心区域,观音桥街道老旧社区多、流动人口多、商贸业繁华。多年来,高速发展的观音桥,逐步积累了征地拆迁、企业改制、老旧散居民区无物业管理等各类深层次矛盾。

这丝毫没有挡住观音桥谋求跨越发展的步伐,更没有遮挡它不断闪耀的惊艳。

2013年底,在江北率先开展了“创业就业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整合大型创业实体和大中型企业岗位资源,打造“创业一条街”,824家中小微企业解决就业7005人,带动数千人创业就业。目前,辖区有区级创业示范点3个,创业示范基地1个,就业率达到99%,无一人享受低保。

数据显示,观音桥街道1-12月新增城镇就业人员数21400人,指导帮助失业人员就业3630人,充分就业社区实现全覆盖,社保所获评人社系统全国优质服务窗口。与之呼应,辖区低保人员共计449户553人,仅占辖区人数0.23%。

狠抓社会管理

打造宜居宜业的首善和谐之街

2015年12月4日,“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CCTV2015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上,观音桥街道办事处人民调解员马善祥获评“十大法治人物”的荣誉。

近年来,积累了征地拆迁、企业改制、老旧散居民区无物业管理等各类深层次矛盾的观音桥街道,正是推广了马善祥多年总结形成的“老马工作法”等纾解民怨的和谐之举,社会矛盾逐渐化解,和谐氛围悄然形成。

这是街道狠抓社会管理,打造宜居宜业的首善和谐之街的一个体现。

近年来,观音桥街道大力推行“满足民需、纾解民怨、引导民风、推进民主、促进民富”的“五民”工作理念,通过全域网格化、信息化、平台化满足民需,通过组建“老马工作室”纾解民怨,努力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和谐社会建设示范街道、全国文明单位等金字招牌,先后花落观音桥街道。

观音桥街道推行网格化管理,将辖区19个社区25万余人划分为142个网格,将涉及辖区的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融入网格之中。成立网格化服务管理领导小组、网格化管理办公室,搭建起了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工作体系。

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观音桥街道还创新建立了“1+3+x”队伍配置模式,即一名社区干部担任基础网格长;街道机关干部、辖区民警、城管队员分任三名专职网格员;若干热心公益的党员、群众兼职网格员。将管理的范围、渠道、思路拓宽,最大限度畅通与群众之间的联系。

为促进社会治理,观音桥街道以志愿者联盟为载体,深入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成立志愿者联盟“引导民风”。目前,观音桥街道志愿者服务联盟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到28000人,共组建了包括困难帮扶、法律援助等39支服务队,直接受益群众达5.6万人。同时,街道还探索社区建立监事会、理事会、议事会、和事会“四会”推进民主。

卓有成效的社会治理手段,极大地促进了观音桥街道辖区的社会和谐。去年下半年,观音桥街道538件安全稳定问题处置率达100%。辖区无统计口径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重大集访、上访问题发生。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刑事发案率逐年下降。居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民调指数排名提升。

狠抓产业升级

打造宜居宜业的首善发展之街

苏荷酒吧、台北纯K、两岸咖啡……离步行街100米之遥的九街,一座座娱乐场所布满其间。一到夜晚,这里集聚了众多的红男绿女,青春的气息肆意弥漫。

这是观音桥街道狠抓产业升级,促进商贸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功作品。

观音桥商圈的不断发展,刺激着九街区域经济不断活跃。近年来,为填补观音桥商圈夜经济的空白,街道决定:九街定位发展“夜经济”。

作为江北区商委许可的第一个“夜经济”重点项目,九街投资3.5亿元,于2012年建成,由东、西商业区及九街广场构成。

一种产业经济能否实现良性发展,需要不断调整策略和思路,不断吸纳社会各界精英的建议,不断赢得上级党委政府支持,不断赢得众多投资商信任和加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升级。

在街道的努力下,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多次围绕观音桥“不夜九街”项目开展专题调研。在委员们的助推下,街道快速制定并推出“重庆·不夜九街”整体规划。

“不夜九街”项目还得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并将其定位为观音桥商圈发展的“新亮点”。江北区规委会通过该项目的九街SHOW及“1+3+2”特色街区的概念性规划,肯定了“不夜九街”的目标定位及发展策略。

此外,拥有“苏荷”、“本色”、“台北纯K”等多个知名娱乐品牌的中国娱乐业巨头深圳合纵文化集团正式与街道签署战各类创客精英人群,带来约500个创新创业项目,汇集上百亿创投资金,每年举办上百场商业活动,吸引大量消费人群,形成完整的创投产业链,创造千亿级市场规模。

九街的升级和“白猫”的蝶变,是坐拥商圈的观音桥街道谋划“强街升级”新路径结出的硕果。近年来,街道以“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体验经济”三大重点产业集群为强街升级方向,积极服务经济发展,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首善发展之街。

2015年,街道新增企业内资2215户、外资37户、个体工商户2185户,同比增长分别为62.08%、19.61%,发展微型企业172户,完成全年任务的107%。辖区限上商贸企业零售额46.7亿元,销售额133.5亿元,实际利用内资12.1亿。先后引进重庆金秋嶺酒店有限公司、重庆建北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等多家重点企业。

狠抓文明创建

打造宜居宜业的首善文明之街

2012年,江北区正式启动“全国文明城区”的创建工作,通过三年努力,江北区已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提名,拿到了珍贵的“入场券”。

地处主城核心位置,既是全区城市文明的展示窗,更是创建工作的主战场,主动作为的观音桥街道,坚持“为群众创建,依靠群众创建”的工作理念,举措频频、成效明显。2014年,街道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2015年2月,街道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但观音桥街道并没有停住创建的步伐。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冲刺阶段,街道将打好主动宣传、补齐短板和夯实品牌三大战役,打造宜居宜业的首善文明之街。

街道将努力为广场、企业、商场、工地的流动人口提供无障碍、无门槛的信息获取渠道,丰富宣传教育的手段,创新群众参与的平台,打好宣传发动主动战。

将通过组织千名网格员大培训,建立流动人口、出租屋基础信息台账,规范业委会选举产生流程等,补齐社会治理的短板;将完善各项城市管理机制和配套措施,补齐城市建设的短板;将通过对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文明引导做出硬性规定,常态化开展“邻里守望”社区主题活动,补齐文明行为的短板。

街道还将通过推进志愿者联盟品牌、夯实“老马工作室”品牌、做响“百姓”系列品牌等举措,打好品牌夯实阵地战。

伴随着民生福祉、城市管理、产业升级、文明创建等根基不断夯实,一个崭新的观音桥,一个风格现代、风貌美观、地标性建筑集中的现代商都和首善之街正徐徐展示在我们面前。

录入:唐银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