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城投:转型升级助推黔江城市大发展
【核心提示】
“十二五”收官之年,作为渝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重庆黔江迎来了新的发展大势。经过近15年的发展,黔江“城市东进、大通道、工业强区”三大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在黔江“工业强区、旅游大区、城市靓区”全新战略目标定位下,作为黔江区属重点国企,黔江城投加快集团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其城市建设发展综合运营商“动能”,强力助推黔江城市大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如今的黔江,早已不复见偏远小城的贫穷落后,取而代之的是高度发展的立体交通网络、中心城区扩容成形、工业园区发展初兴、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有序、百姓生活便捷幸福。
黔江加速发展,离不开该区委、区政府对城市基础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
2015年12月21日,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区长徐江率队对黔江新城、工业园区和黔恩高速黔江北互通、新田安置房、民族风情城、渝东南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黔江区重点项目安全生产及项目建设推进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余长明、徐江一行叮嘱施工单位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保证项目有序推进。
近年来,黔江区围绕国家和重庆市对黔江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将原来的“工业强区、城市东进、大通道”三大战略提档升级为“工业强区、旅游大区、城市靓区”,进一步优化黔江城市资源配置,实现区域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
2015年,黔江城投集团紧抓历史机遇,在黔江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按照“抓投资、促转型、抗风险”的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少说多干、低调务实、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工作总基调,主动作为,克难攻坚,成功应对了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多重叠加的困难挑战,取得了显著成绩。
以转型升级为重点,资产总额突破新高度。通过争取政府资产注入、揭牌挂牌土地等方式,进一步壮大了集团的资产总量,截至2015年12月末,集团资产总额达到了179亿元,增长率约为30%;同时,以下属子企业为依托,全面推行以效益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按照“城市经营、建筑开发、产业拓展、资本经营”四大方向,积极稳妥推进集团转型发展。截至2015年12月末,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9个、参(控)股子公司3个,子公司资产总额突破20亿元。
以城市品牌价值提升为中心,全面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文明城区”工作。百花园客货运输服务中心货运站完工投用;桃子坝综合农贸市场主体建成;正舟路拓宽完成;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完成;下坝污水管网、桃子坝污水管网完成建设。市容市貌的彻底转变,真正让“惠民生、促发展”成为黔江“落后小城”蜕变成“中心城市”的落脚点。
以旅游投资为突破口,大力加强旅游基础建设。城市峡谷景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蒲花暗河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濯水温泉项目、蒲花暗河景区道路改造工程、风雨廊桥扩建项目以及蒲花暗河景区附属配套工程正在开展立项、施工图审查、概预算审查。
未来5年,黔江城投将围绕黔江城市发展总体目标,构建城市优质“输血造血”系统,加快黔江“城市靓区”战略实施,全心服务黔江发展大局。
(文/龙荣 郑娥图/梅佳)
秀山县商贸服务业成为支柱产业
日益发展壮大的商贸服务业,已成秀山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数据显示,2010-2014年间,秀山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增长,从26.5亿元增长至50.98亿元,增长92.4%,年均增长13.3%,增速快于GDP。
秀山县商务局表示,2012年以来,秀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商贸服务业发展,将商业销售由“现场现金现买”的传统方式,逐步转变为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商快递为主的现代商贸流通方式,将电商发展纳入经济主导产业规划建设。除搭建本土平台外,该县还积极与阿里巴巴签订农村淘宝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我市首个农村淘宝县级运营中心。同时加快建设电商孵化园,引进了丁丁电子商务公司等32家电商企业入驻。
据了解,以农村电商为驱动,带动了秀山县“三个模式、一个体系”构建,即逐渐创新了经销模式、健全了全配送模式、搭建了利民模式,并有效构建了诚信体系。资料显示,截止2014年底,秀山县商品配送经营率达到45%,连锁经营率超过30%,这意味着该县已经成功搭建起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商快递为架构要素的现代商贸流通方式。
秀山县商务局透露,通过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建成了“立足秀山,服务周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秀山武陵生活馆(云智网商城)线下实体店191家,成为全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示范,尤其是带动了商品品种结构有效调整,促进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使传统商业出现分化,成功探索发展新型流通体系。该县由此带来商贸服务业内部发生蝶变,从以商贸服务业独立发展为主,变为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催生电商网购网付等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触网”,催生物流配送、电商快递等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该县大力推动商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联动,催生了教育、养生、养老、医疗、体育等产业与商业联动发展,形成新兴服务业态。
商业模式的创新,不单单带来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还使秀山县形成了工业园区与物流园区双轮驱动,通过将商贸物流产业作为城市重要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及跨界服务业,促进了产城融合深化,使秀山县逐渐形成了县城、乡镇、村社三级流通体系。
秀山县商务局表示,随着武陵生活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深入推进,秀山二三级(乡镇、村社)流通体系全面建成,高效安全、城乡一体、产业融合、连锁发展的流通网络体系日臻完善。流通体系完善带动了秀山县花灯广场中心商圈提档升级改造和特色商业街的成功打造,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花灯美食街,已经形成全县乃至武陵山最具特色的商旅文联动特色美食街,荣获“重庆市级特色美食街”称号。
(文/吴燕 赵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