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攻坚“脱贫”奔小康
核心提示:2015年,力度最大的一次扶贫攻坚战,在以“石刻”闻名的大足打响。该区成立最强大的扶贫攻坚领导班子,动员各级干部,走村入户,形成了“村村都有工作组、户户都有责任人,帮扶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工作局面。
在这场引人注目的扶贫攻坚战中,大足区打好组合拳,牢记使命,敢于担当,“一把手”靠前指挥、亲自实施、亲自督办,实行“一票否决”,用实际行动聚力扶贫攻坚,强力推进民生工程。
行动有力
攻坚队伍上一线
“所有市管领导、所有部门单位、所有国有企业、重点企业,所有副科及以上干部全部全力投入到扶贫攻坚工作中。” 大足区委书记江涛说,扶贫攻坚工作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头号民生工程。
对于这场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的扶贫攻坚战,大足区区长周少政说,确保全部农村建卡贫困户2015年底前脱贫越线是一项政治任务,是当前的中心工作之一,务必要精准定人、精准定时、精准定策。
大足区将扶贫攻坚细分为启动、实施、验收三个环节。为确保攻坚工作有针对性、有重点、按时高质完成目标任务,大足区在攻坚启动环节,各级各部门主动联系帮扶镇街,各镇街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细分工作队或工作组,走进贫困户家中排查摸底,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建立台账,制定帮扶措施。搭建起了“1+9+9+24+4000”最强扶贫攻坚机构,领导小组要求各镇街及帮扶工作队蹲点帮扶,献计谋策,以掌握最真实的情况,制定最精准的措施。9个帮扶集团、9个驻村工作队、24个镇街对口帮扶工作组,以及5361名副科及以上干部、村社“四职干部”全部到岗到位,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形式结对帮扶贫困户8015户,实现了干部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各级各部门及时传达部署会议,促使形成了区、镇、村、村民全参与的扶贫攻坚格局。
措施有力
扶贫方式更精准
为高效推进8015户农村建卡贫困户和9个市级贫困村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大足区着眼“改善基础优环境,长效产业保增收,社会事业促保障,提升素质助就业,建强基层(基础)增后劲”五个方面细化措施,倒排时序。区里将实施的每个步骤打卡到日,如,8月20日必须完成项目实施方案、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8月31日前必须全部启动,10月10日前进度过半等,并将自查、区级验收和市级验收筹备融入其中,成效明显。
该区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脱贫增收发展环境,做到设施改善一批。400公里人行及机耕便道、200公里村级公路、1000户危旧房改造、200口机井、200多口水库和蓄水池等的整治,有效解决了贫困村、贫困户饮水难、出行难、居住难等问题。
该区狠抓长效产业发展,构建稳定增收产业基础,做到产业带动一批。下派27名科技特派员,1.21万人次接受培训,实现了有发展产业意愿的群众“一人一技术”。“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等模式的形成,将新引进的8家农业企业、177个专业合作社、99个家庭农场、1200亩种养殖基地绑在了一起,成功带动7800户贫困户、10000户非贫困户发展。
该区狠抓社会事业建设,切实巩固脱贫发展保障,做到保障一批。建卡贫困户医疗保险全覆盖。意外伤害险全覆盖。养老保险全覆盖。职业教育入学率10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702名农村贫困学生享受到237.2万元资助,4597名大学生获得生源地贷款3134万元。标准化卫生室、便民超市的建成以及基层组织能力的提升等像冬日暖阳,暖了群众的心。
该区狠抓素质提升项目,让近4000人的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提升,1400余人在大足及周边工业园区、城区成功就业,42名残疾贫困户也走上了公益性就业岗位。
精心谋划
攻坚目标更明确
为打赢这场引人注目的扶贫攻坚战,大足区精心编制出史上最细攻坚实施方案。
扶贫工作方案“壮骨”。该区制定了1个扶贫实施意见,2个扶贫分方案,扶贫管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组织建设等5个专题方案,交通、饮水安全、住房、村容村貌、产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阵地建设等10个子方案和24个镇街攻坚方案,形成了大足整个扶贫工作体系。同时,9个市级贫困村整村扶贫攻坚及巩固提升任务、科技特派员等文件,让攻坚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精确。
督查检查方案“强筋”。区里结合验收标准的自查方案、检查验收方案等,人大、政协、纪委等全程参与督查,让各方的重视程度、廉政意识、资金使用、项目质量等心弦绷得更紧,看得更牢。
宣传方案“动情”。大足要求各方全参与,保证攻坚的最新工作成效、先进工作方法、典型人物事迹挖得深、推得广、传得开,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编制发放《大足区扶贫攻坚工作手册》3万册,编发会议纪要、简报等40期。
据统计,2015年大足区整合资金达2亿元,筑牢了最有力的攻坚工作保障,并制定了最为严格的攻坚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