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1月2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2016两会特刊
版面翻页
2016两会特刊
56

彭水打造“中华薯业强县”

特色产业链 掘出红薯新价值

□ 作者 文/吴燕

 

核心提示:彭水是全市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8%,土层厚度30厘米以下的有30%左右。贫困面达27.8%,贫困率为20.34%。然而,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彭水因地制宜,通过大力发展适合当地的红薯产业,重点从调结构、建体系、重品牌、强市场入手,逐渐打破就淀粉论淀粉、就粉丝谈粉丝的局限,积极发展食用薯、蔬菜薯系列,走出了一条粉丝—休闲食品—水果、蔬菜鲜食产品并重的产业发展新路子,誓把彭水打造为“中华薯业强县”。

调结构

品种改良质更优

庹进仁是新田镇石龙村村民。从两年前起,他就开始种植新品种——渝薯17等系列,产量和收益都增加了一倍。

据了解,近年来,彭水县不断对传统红薯品种进行改良,选育了包括渝薯、番薯、蒲薯、紫薯等近30个新品种,大大增加了产量和效益。

据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马明华介绍,目前推广的高淀粉品种与以前的老品种相比,亩产量可提高40%——45%以上,最高产量可以达到每亩5吨。如果按平均亩产量4吨来算,老百姓亩收益就超过3200元。

为增加红薯产能产值,2015年彭水县以县内自供种为主,动员广大薯农大力发展高淀粉、紫薯和蔬菜型专用薯等高附加值的品种。实施以业主为主体,县薯业办及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为引导,县财政、农委等部门加强核查验收的模式,完成引进红薯优良品种调运1300吨、种薯400万株。主要品种有商薯19、徐薯22、渝薯17、蒲薯18、紫薯等品种,分布新田、郁山、汉葭等13个乡镇。

为保证薯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切实解决薯种长期靠外调的种源瓶颈,群英薯业研发中心近两年加强种薯繁育和品比试验,选育出Q37—2、Q37—3等彭水系列新品种。“彭薯1号”已获农业部品种知识产权备案。

建体系

完善加工出效益

随着高淀粉红薯产量的增大,近几年,彭水县引进薯产品研发企业对红薯深加工进一步研发,让这条薯业产业链又往前延伸了一步。

2014年,全国甘薯产业发展与扶贫推进会在彭水召开。会议所使用的接待酒,正是由彭水群英薯业科技研发中心所开发的紫薯酒。该中心主任陈其恒说,这种完全由紫薯酿造的酒中含有花青素,可预防癌症、高血压等疾病。

如今,以国有企业为龙头、多种所有制规模加工企业为主要力量、梯度加工和流动式专业加工为补充的薯产品加工新模式,在彭水勃勃兴起。该县重点支持郁山牌晶丝苕粉系列产品做大做强,引导和支持其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行抱团发展;积极引进和培育科技型企业,搞好休闲、鲜食、饮品及蔬菜类新品种的试产试销,着力实现红薯产业的精品化、多元化发展。2015年除原11家加工企业可实现正常加工外,仅新引进的彭水好川农业可生产薯干1000吨;另外,500吨的红薯淀粉、紫薯全粉、紫薯食品已动工建设13家,预计全年各企业及加工大户累计加工鲜薯可达12万吨以上。

重市场

提升品牌树形象

作为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当地苕粉生产龙头企业,郁山镇龙须晶丝苕粉专业合作社在提供技术服务、确定保护收购价格、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探索红薯品牌建设。该合作社不仅对工厂进行了扩建,还在保留全手工制作晶丝苕粉生产车间的同时,引进方便酸辣粉生产线等先进机械化设备。还计划结合郁山古镇的旅游开发,建设自己的生产工艺参观廊道、红薯粉丝主题餐厅。

目前郁山镇(郁山晶丝苕粉)和新田镇荣获农业部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郁山牌”“蔡大哥”“纯真”“百业兴”等系列品牌为主的薯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全县红薯产业获重庆市著名商标1件、地理商标1件、绿色食品认证1件。

2015年7月16日,虽然不是红薯收购的旺季,可这几天彭水县郁山镇龙须晶丝苕粉专业合作社的法人葛先萍依然很忙碌,她正在为产品出口的事情四处奔走。葛大姐说:“产品主要在主城、云、贵、湘销售,有些还卖到韩国、日本。香港有个伤心酸辣粉,全部是用我们的苕粉,每年都要进500吨。”

同时,彭水还依托“重庆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项目,依托职教中心面向合作社、农户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累计培训农户1000多户。郁山晶丝苕粉等特色农产品已入驻淘宝网、京东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

2015年,彭水投入涉及红薯产业发展扶持资金3463万元,支持和撬动红薯产业的发展。全县红薯种植面积达30万亩,优质红薯种植基地近18万亩,年产鲜薯48万吨。全县红薯加工企业11家,生产淀粉2.5万吨、粉丝1万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42元,薯农户均增收3800元,实现农业产值5.2亿元。

未来,彭水将高起点规划建设集标准化种植示范、新产品研发、多产品加工和科技创新、企业孵化、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甘薯特色产业园,进一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促进甘薯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发展。

录入:唐银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