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协商民主的强大活力
——南岸区政协2015年创新履职纪实
核心阅读: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发展的需要,也是政协工作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根本途径。2015年,南岸区政协在协商民主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努力通过协商谋大局之事,建利民之言,聚发展之力,展现了南岸政协工作不断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
这一年,每一场专题协商,都是南岸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民主实践;每一份建言成果,都凝结着委员们的智慧和心血;每一次创新,都为南岸政协事业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印证着南岸区政协践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坚实步伐。
首提年度协商调研计划
“软约束”变“硬要求”
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南岸区政协首次提出了“年度协商调研计划”,经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保证计划刚性实施,走出了协商民主制度创新的关键一步。该协商调研计划对协商议题、协商形式、重点调研、完成时间作出具体规定,要求专题协商5次,重点协商5次,对口协商5次,重点调研8个,不仅增加了协商密度,还提高了协商活动的权威性、针对性和规范性。同时,为力求协商成果转化,区政协把重点调研作为专题协商的有效延伸,把专题协商做实、做深、做透,使政协的“金点子”真正与区委区政府同频共振,真正符合南岸人民的意愿。
2015年4月22日,在该年度第一次协商会上,对于食品药品监管问题,与会人员建言,“明确岗位责任,创新监管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监管,建立追溯体系……”会后,区政协组织课题组边调研边协商,完成了《南岸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新体制运行情况调研报告》,得到区委高度重视。11月下旬,区委书记刘宝亚批示:“这个调研报告做得很扎实,请再进行一次督查,根据所提建议推进。”
5月26日,区政协常委会对产业发展“1号工程”移动终端产业发展进行专题协商,特邀专家和常委们就产业配套、标准厂房、发展环境、人才引进等进行了建言。随后,课题组持续调研,形成了《南岸区移动终端产业配套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对产业链拓展升级乏力、扶持力度减弱、投入与载体保障难度大、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等进行了详尽分析。
不仅常委会、主席会协商成果喜讯连连,对口协商也是渐入佳境。区政协经济委组织专家委员与商旅文体等部门座谈,提出了《加强商旅文体联动促进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建议》,区委主要领导认为有较高参考价值。区政协社法委就物业管理问题多次与相关部门、企业、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协商调研,完成了《物管行业在社区治理中作用发挥情况的调研报告》,分管副区长要求区房管局认真阅研。区政协学习文史委与相关部门积极对接,撰写了《南岸区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区委主要领导指出,相关部门要认真吸纳。
在协商调研计划下,从“关心协商”到“必须协商”,从“软约束”到“硬要求”,全区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凝聚了共识,形成了新的观点。在区“十三五”规划编制专题协商会上,区委副书记朱维说:“各位专家和委员的发言有高度、有深度、有创意、接地气,发改委要认真梳理加以吸纳。”
探索先协商后立案
提高提案质量的破冰之举
南岸区政协高度重视提案工作,不断创新,从“三满意”到“双向评议”,有效推进了提案办理质量。但承办单位却对部分提案撰写质量众说纷纭。
该如何提高提案质量呢?
区政协深得“商量”二字精髓,大胆创新,大力实施“先协商后立案”。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两办转发了《南岸区政协提案先协商后立案工作实施意见》。7月提供提案线索,8月撰写初步提案,9月提出协商方案,10月至11月组织开展协商,12月形成正式提案,全会期间严格审查立案。
“‘先协商后立案’增强了提案的操作性和针对性,为交办落实奠定了良好基础。”提案委负责人说,区政协先后组织召开了9次协商会议,对435件提案进行了分类协商。同时提办双方还通过提案网络平台进行了点对点协商。其中,提办双方商量修改了126件提案;对16件超出管辖权限,内容空泛的提案要求另写;整合内容相近提案35件。
“先协商后立案这种方式很好,与相关部门‘当面锣,对面鼓’地商量,不仅有助于完善提案,也提高了提案的质量,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民建南岸区委专职副主委黄媛媛说。
在这种压力效应下,委员们深入调研蔚然成风,精品提案不断涌现。南岸新型医药物流市场发展思路不明,农工党南岸区委组织课题组精心调研,撰写了《关于南岸医药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现实问题》的提案,区政府大力支持,研究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在立案的492件提案中,像这样立竿见影的有268件。漆重建委员走访了多家企业,提出了《关于加速重庆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的提案,建议增设经营面积,提高网速,降低网费。南坪商圈管委会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目前,100M企业光纤,资费降幅超过20000元/月。入驻企业由20多家发展到100余家。
外来车辆非法弃渣严重,委员谭昊提交了《关于加大监管力度切实杜绝外来车辆非法弃渣》的提案,区市政园林局协调各街镇、板块进行专项整治,设立昼夜执法检查点,从根本上遏制非法弃渣现象。
如今,提案既“提得好”又“办得好”的良性循环已然构建。“双向评议”将评议结果纳入部门考核,有力地提高了办理实效,被写入《人民政协提案工作概论》。“先协商后立案”,通过提办双方相互沟通,增强了提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形成了南岸经验。2015年立案提案中,已解决与逐步解决的有442件,占89.9%,委员满意率高达99%。“双向评议”与“先协商后立案”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提高了南岸政协提案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推动提案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创新履职载体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南岸区政协健全委员联系群众机制,推出履职新举措,“委员服务日”活动,引导委员真正走进社区、企业、农村、学校。全区229名委员按行政区域分为14个组,每个委员由委员组安排对口联系村社,挂牌公示姓名、职务与电话,要求每月定期联系走访。
南山老厂附近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师生与泉山村村民出行不便。南山组委员以社情民意“关于延长公交347路现行营运线路的建议”进行反映,得到区委主要领导批示。区交通局负责人与委员面对面沟通,大力协调,最终增加了383路的区间线路“四公里轻轨站—老厂”。
涂山湖公园的公厕原来从早上9点开到下午5点,群众入厕难,垃圾清运不及时。联系黄桷垭社区的李杰委员反映10多天后,公厕从早上7点开到晚上7点,垃圾也运走了。
“委员们走进社区后,撰写提案、社情民意的素材也多了。”南山委员小组组长程涛如是说。
随着“委员服务日”的深入开展,委员们也主动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践行群众路线,传递正能量。重庆市道教协会会长、邓信德委员组织信众向需要帮助的人群送去了47.2万元善款。
重庆交通大学数模总教练、雷鸣委员带领他的团队竭力帮助南岸的薄弱学校。“雷教授很务实,他很认真地听我们上课,和我们一起分析教材,还要求每个教师每次要向他提出3到5个问题”。东港学校数学教研组长谭六一还说,“有了雷教授的帮助,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也更有信心了。”
章文灿委员是南岸区政协书画院的副院长,他不仅自己走进鲁能珊瑚小学、走进重庆长江电工集团讲授书法,还联系书画院的书法家羊炯为学府路小学书法兴趣组送去爱心书法课。
企业家委员则努力回报社会。圣华曦药业副董事长汤宗钢所在公司公益捐款49.93万元;肖基銮委员用20余万在兴隆社区“绿岸今朝”为居民修建休闲凉亭;黄晓英委员出资5000元慰问25户低收入居民,并结对帮扶困难学子2名……
如今,委员深入基层,关心困难群众,帮助解决交通、公厕、垃圾清运这类芝麻事儿已经成为新常态。老百姓感慨:“政协离自己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