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市政协专委会工作巡礼(人资环建委)
为了巴渝大地“山更青水更碧”
【核心提示】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回顾2015年一年来的工作,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着力政协工作总体部署,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为生态保护与
经济发展“双赢”建言
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在迈向全面小康的路上,如何助推我市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年初,市政协将《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列为2015年重点协商计划,牵头负责的市政协人资环建委迅即进入工作状态。
3月,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主动与民革、民建、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台盟等6个市级民主党派和城口、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石柱、酉阳等8个县级政协合作,组织调研组深入市级部门和区县开展调研。
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市政协人资环建委调研组行走在巴山渝水之间,步履匆忙而坚定。
9月,经过全面、深入调研,凝聚着调研组汗水与心血的调研报告——《我市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相关问题及其对策建议》如期完成。“研究报告提出的思路和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推进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该调研报告得到了市政协分管副主席杨天怡的肯定。
9月29日,市政协召开“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专题协商会议。会上,50余名参会委员,分别就创新完善农村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转移支付政策、完善我市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强环境行政执法力度、三峡库区农村环境保护、大力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完善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机制等6个方面提出17条意见建议,并得到了市环保局等职能部门的积极回应,不少意见还得到了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为生态文明建设
有法可依献策
2015年1月,新《环保法》正式施行,全社会对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何用制度和法治的手段,有效突破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在市政协统一安排和部署下,市政协人资环建委有序推进《“十三五”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相关问题及对策建议》《我市物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两个专题调研,同时就市政协年度重点调研课题——《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紧锣密鼓地组织和推进调研工作。
为最大程度地汇聚各方意见和智慧,向市委、市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市政协人资环建委联合市环保局、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等市级部门成立《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调研组,并邀请各市级民主党派、相关区县开展子课题调研。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作出“科学划分功能分区,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域”战略部署,将全市划分为五大区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引和方向。于是,市政协人资环建委调研组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各大功能区域,足迹深深印在都市功能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土地上,并专程赴渝东北、渝东南召开片区研讨会,密集组织相关座谈会,广泛征求市级部门、专家学者的意见。
10月,调研报告——《重庆市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顺利完成。该报告针对城乡规划体系、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保领域立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5个方面共18条意见建议。
“请国土、环保、规划部门分解工作,抓落实。”对此,副市长陈和平在该调研报告上作出了以上批示。
为促进社会和谐
深入开展“五走进”
“整治过程中不要忽略背街小巷人行道的盲道、标示标牌等细节”“注重规划,保留巴渝文化特色”......这是去年10月6日,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组织委员走进街道,视察天星桥高滩岩社区背街小巷市容整治工作时出现的一幕。
据了解,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组织委员深入开展“五走进”,“委员传递正能量”履职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走进区县,关注区域发展。组织委员深入大渡口等区县,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出谋划策;张远、李方宇委员指导武隆县编制仙女山旅游景区规划,将环线交通纳入全市路网规划取得实质进展,对城口县交通规划及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
——走进社区,关注法治教育。结合“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和“物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调研,法律界委员走进渝中区李子坝社区和渝北区兴龙镇居民小区,开展青少年法律风险防范知识讲座、环境保护和物业管理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及时了解群众诉求,着力化解矛盾纠纷。
——走进企业,关注行业发展。组织委员到轻轨生产企业调研,为助推重庆轻轨生产线走向全国市场出谋划策;实地考察果园港的建设运行和重庆航运交易所实时交易情况,为如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提出建议。
——走进家庭,帮扶贫困群众。贺大军委员走进梁平县光华村,资助村民李大华5个辍学在家的孩子复学;宋春梅委员发起“春梅爱心帮扶行动”,持续资助8名贫困孩子;肖家运委员资助潼南和开县的贫困学生11名,孤寡老人、残疾人20名;蔡锡田委员资助贫困学生免费培训电梯维护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