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政协 为“三区一美”建设添彩
市政协委员璧山地区组前往来 凤街道孙何村慰问困难群众
政协委员帮助农户铺地膜
核心提示:“为璧山答卷增添一抹靓丽色彩。”近年来,璧山区政协通过搭建协商新平台,在社区、学校和医院推进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工作,构建履职实践活动新载体等三大举措,有效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发展,深度助推“三区一美”建设,走出了一条深化协商民主的实践路径。
创新搭建协商平台
2015年的10月21日,璧山区政协会议室气氛热烈,高潮迭起,掌声不断。
在当天的“新常态下政府如何走进企业助推发展”界别协商会上,众多参会企业长期存在的招工、用地、融资等一些难题,得到了区政府19个部门负责人的郑重承诺:能及时解决的,将尽快妥善解决,确保企业生产;一时不能解决的,也给出了合理的意见建议。
这是璧山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创新搭建协商民主平台的结果。
2015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璧山政协通过搭建多种协商平台,让政协履职更给力。
去年,在政协的努力下,区政府首次将政协全会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协商意见细化为94条“责任清单”,明确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办理协商意见,并定期“对账”,向政协函告协商意见办理落实情况。
区政协精选依法治区、城市建设、旅游业发展等主题开展了18次视察调研,主席会议成员走访企业60余次,深入镇街调研52次,形成了18篇调研报告。
围绕高标准建设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等重大课题与党委政府开展广泛协商;针对城区污水管网规划论证等9个专题进行了协商;通过全会协商、重点协商、专题协商等形式,就20余项重要事项进行了协商,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此外,去年区政协对部分提案承办单位进行民主评议,有效促进承办单位对提案合理化建议的采纳落实,207件提案得到有效办理。
试水基层协商民主
政协委员社区议事会真有效,我们反映多次的路灯问题,经过委员们的呼吁和协调,居然全部解决了,我们小区现在晚上不再黑灯瞎火了。”2015年,通过政协委员社区议事会,开发商为南关社区安装了后侧坝子的路灯。
这是璧山政协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初见成效的一个例子。
近年来,璧山政协选择南关社区、城北小学和青杠街道卫生院作为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单位,分别从协商原则、制度、内容、形式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指导,促进这些单位将协商民主纳入单位管理和运营工作中。
如今,在璧山政协的努力下,三个单位的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工作正有序推进。
南关社区通过政协委员社区议事会开展会议协商、调研走访协商、课题报告等方式,为群众协调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提升了社区决策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城北小学建立“建议—审议—协商—再审—反馈—督查—评议”的协商民主机制,广大教职工、学生和家长围绕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等提出协商民主议题20余件,形成协商议案15件,其中达成共识14件,为学校党政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青杠街道卫生院则调动单位全体职工和服务对象,参与职工绩效考核、劳动纪律管理、“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等工作的民主协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构建履职活动新载体
2015年,璧山政协将“委员传递正能量”活动同“精准扶贫活动”无缝对接,创新开展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学校和群众走进政协活动,搭建起政协、委员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委员们先后深入全区15个镇街调研视察40余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抓现代农业发展和蔬菜基地建设的建议。
委员们深入乡镇村社,围绕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等开展专题调研8次,形成《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等调研成果,一些建议意见被相关单位广泛采纳。
委员们深入社区基层,开展法治宣传、普法教育、法律援助、社会公益等活动,为226名困难职工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挽回经济损失388.4万余元。
委员们走访联系企业47次,向有关部门提出相关意见建议近190余条,解决了企业不少实际难题,形成《关于我区物流情况的调查报告》和协商意见多篇。
组织政协委员与相关学校进行对口帮扶,开展科普进校园、“金秋助学”、师生健康体检等近40余次活动,形成《关于加强体教结合的调研报告》等调研成果。
组织群众走进政协建诤言。组织广大界别群众走进政协,参与政协专题协商、调研、视察、会议、培训、提案办理等有关活动21次,征集群众意见建议300余条。
截至去年10月底,璧山区政协向贫困群众、公益事业捐款135.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93名,接访群众4456人次,办实事237件,化解矛盾纠纷362起;开设民营医院的委员减免建卡贫困户医药费140万元;帮扶贫困村3个,帮扶贫困户624户,帮助引进资金40300元、引进项目4个、引进技术1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