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1月2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2016两会特刊
版面翻页
2016两会特刊
39

五年筑巢引凤 崛起开放高地

重庆经开区打造我市外向型经济开放大平台

□ 作者 张长荣 黎静 张丽生

【核心提示】

2015年的12月25日,重庆迎来了难得的好天气,冬日高照,暖意融融。

走出地铁6号线的长生桥站,记者极目远望,阳光下的重庆经开区地势宽阔平坦,一栋栋厂房犹如蓝色的珠子星星般密集镶嵌其中。远处,一些厂房正快速搭建,宽阔的主干道上车来车往,一派繁忙的景象。

历经多次创业、担负区域经济增长引擎重任的重庆经开区再次迸发出蓬勃强劲的生命力。

从2010年到2015年,努力奋进的重庆经开区全面深入推进招商聚资和开放平台构建工作,规划实施三大产业布局,完善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围绕产业链招商实施贴心服务,区域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一大批国际知名龙头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涌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3大主导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做强三大产业 撑起外向型经济产业脊梁

作为主城区东南门户,位于重庆半小时核心经济圈内,区域面积约60平方公里的重庆经开区,是重庆主城东南片区发展核心区域。

从2010年起,重庆经开区则担负起引领重庆外环沿线万亿板块发展,助推和带动重庆外向型经济、主城东南部沿江经济带和南岸区经济社会大发展的重任。

“一个经济开发区能否实现快速发展,合理的区域定位、产业布局至关重要。”重庆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俊深谙其道。

近年来,励精图治的重庆经开区人,将经开区重新定位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陆港口开放基地”,布局“高端装备制造、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的“3+x”产业体系,力争10年内打造成“西部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西部内陆开放高地。

——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以手机、物联网、云计算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船舶行业和数控机床、通用机械、制冷设备、电力设备行业。

——服务业。打造以商贸物流和专业市场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此外,重庆经开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加速催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和推动传统制造业两化融合转型升级等举措,加快推进创新体系建设,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增强。

如今,经开区“3+x”的主导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整体实力持续增强。

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上升为第一支柱,实现产值550亿元;装备制造业实现了持续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交通装备、机电装备和智能家电等特色产业链,2015年实现产值210亿元。现代服务业实现高起点起步,弥补了经开区作为城市新开发区域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发展空白。

完善基础设施 夯实外向型经济发展根基

近年来,重庆经开区按照南岸区委、区政府加快构建江南新城产业和城市功能体系的总体要求,高水平完成了“十二五”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编制和控制性详规,同步完成交通路网、市政设施规划编制,着力建设了覆盖全区、功能完备、高效智能的高标准基础设施体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经开区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七纵十六横”主骨架道路基本框架初步成型,内外交通状况明显改善。

同时,经开区大规模展开给排水、能源、信息、生态环保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在用地和资金保障上,经开区陆续启动48个征地项目,总征地面积22000余亩,累计完成征地19000余亩,实现交地13000余亩,储备土地10000余亩。通过PPP、商贷、信托、债券等多种方式,累计实现融资近50亿元,4个标段均实现竣工交地,可满足数十家企业入驻。

与此同时,广阳湾高端城市综合功能区雏形初现,一号科技园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异军突起,东港片区项目集中成片落地加快推进,南涪路沿线大型综合市场集群快速崛起,初步形成一个高端城市综合功能区和三个特色产业功能区协调互补的空间框架。

保姆贴心服务 搭建外向型经济开放大平台

近年来,重庆经开人坚持“引进来”“留得住”“促发展”理念,围绕产业链招商、积极对接洽谈招商项目、拓展招商渠道和完善招商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布局“金融—供应链—企业”、“财政—海关—税务”和“用工—住房—社保”等创新服务链等举措,实现招商引资工作质效双丰收。

同时,他们还按照“走出去”“引进来”“扶起来”的理念,先后创办“中法生态园”“日本电子电机产业园”等外商投资基地,协调经开区海关、进出口检疫检验机构等相继入驻,集保税仓储、原件供应、来料加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保税物流中心(A型)成功获批,推动外资外经外贸“三外”工作,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

此外,经开区对外经贸企业实行上门指导、实地调研、业务培训以及政策争取、资金引导、奖励扶持,鼓励区内企业进行技改研发等举措,推动外经外贸工作有序开展。

辛勤耕耘,终有收获。5年期间,重庆经开区汇聚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逾40家,实现签约项目134个,签约金额约714.17亿元;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33亿美元,累计完成服务外包总额1亿2千万美元。2015年,实际利用内资完成约85亿元,比2010年增长174%;实际利用外资完成约1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50%。重庆经开区真正成为我市开放经济的重要载体。

录入:颜永彬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