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工业园区:创新驱动崛起成渝之间
核心提示:仅仅两年多时间,年轻的万古工业园区交出优异的成绩: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60亿元,其中完成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20亿元,完成工业投资超过40亿元。累计引进各类产业项目63个,总投资135亿元,预计可实现产值270亿元以上。
园区自2013年8月份挂牌成立以来,着力夯基础、建平台、育产业、强要素、优服务,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努力,呈现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强劲态势。
万古工业园区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振兴大足工业的重任。
2013年9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提出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大足作为城市发展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
大足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紧扣城市发展新区功能定位,并牢牢把握渝蓉高速公路通车、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对万古这一区域区位交通改善带来的重大发展契机,设立万古工业园区,作为大足区“138”战略中八大功能板块和三大工业引擎之一来重点打造。
依托区位优势 抢抓历史机遇
大足区委书记江涛多次强调,万古工业园区要盯准目标,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实现弯道超车。
万古园区地处渝蓉高速和重庆三环高速公路交汇处,东距重庆主城、西永电子信息产业园、国家级重点物流枢纽——团结村铁路中心站30分钟车程,距两路寸滩保税港、江北国际机场50分钟车程,距成都市1.5小时车程,可同时接受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型城市“双核辐射”,能够快速连接重庆发达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无可比拟的区位交通和物流便捷优势,使得园区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成为全市关注的焦点和市内外企业家投资的热土。
同时,万古工业园区始终把争取政策支持作为筑牢发展基础的重要抓手,积极加强与市、区各部门的对接沟通,园区发展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市政府把万古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为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及配套、环保设备研发及生产。市经信委批准园区为全市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渝经信函〔2013〕470号)、环保装备产业基地(渝经信园区〔2015〕20号),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节能环保装备研发生产等产业,有效夯实了园区产业发展载体和平台。
大足区委、区政府赋予万古“区镇一体、委司合一”的管理体制和封闭运行、充分承担园区内开发建设等领域审批权限的职责,为园区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紧跟升级步伐 着力升华理念
2015年7月25日,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到万古工业园区调研时指出,“万古工业园区作为城市发展新区最年轻的工业园区,应当就新造新,成为创新驱动、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
万古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之初,就紧跟全球、全国产业转型升级新趋势,坚持规划建设高端化、产业培育高新化、公共服务高品质的第四代工业园区发展模式,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和市委《创新驱动行动计划》要求,明确了“产城融合、创新驱动、智慧引领”的园区发展理念,目标是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集约、高效、绿色的“现代工业新区、智慧经济新城”。
在“规划先行”思想的指导下,该区对园区产业发展、城市开发、教育科研等功能板块用地进行了科学分区布局,坚持适度超前。园区将首期8.6平方公里分为A区、B区、C区按照先后顺序启动征地及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入园企业分批入驻建设需要。截止目前,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亿元,完成土地整治4000余亩。
俗话说,种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这里的“梧桐树”正是服务企业发展的科研院所。该园区致力于打造集科技研发、产品孵化、成果转化、应用示范、会议展示等于一体的现代高科技产业示范园区——千亩梧桐湖高科技产业园正在建设。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科院、重庆邮电大学等科研院所、机构相继与园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引进了中科院中新房环保产业基地、重科院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研究院、检测检验中心以及重庆邮电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研究院、智能制造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施罗德管道机器人检测检验中心、中国城市智慧管网应用示范基地、泰克环保研究院等项目,与中国电信重庆公司在100兆光纤入园、4G网络全覆盖、园区智慧化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战略合作,推进园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园区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硬件基础,为园区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增添了重要砝码。
该区采取“整合、引进”相结合的招商方式和“研发、孵化、产业化”一体的产业培育路径,推动各类企业集聚园区集群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效果好的行业知名企业、标杆企业落户园区。智能装备产业板块,引进了大连机床、鸿升数控、哈工大机器人、施罗德机器人、罗博泰尔机器人等项目27个,总投资60亿元。现代汽摩产业板块,引进了大联统、利爵、荣爵摩托车、瑞韩恩梯恩汽车部件、航迪摩托车发动机等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企业12家,总投资32亿元,摩托车整车产能达到120万辆。环保装备产业板块,引进了中科院、中新房的环保产业基地、金山洋生管道、沪渝环保管道、泰克环保等项目17个,总投资超过31亿元。智能装备、现代汽摩、环保装备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截至目前,万古工业园区已累计引进63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达到135亿元,预计可实现产值270亿元以上,可带动近万人就业。
分管副区长、园区管委会主任黄友明说,到2020年,万古工业园区将形成智能装备、现代汽摩、环保装备、电子信息、轻工医药五大百亿产业集群,实现工业产值500亿元。
发扬务实作风 激发奋进活力
大足区区长周少政在实地调研万古工业园区建设情况后称赞:“在零基础上起步,万古工业园区发展思路清晰,定位准确,工作到位,效果初显,让人充满信心和希望。”
园区管委会班子组建以来,始终坚持“务实苦干、攻坚克难”的精气神和“专业专注、诚信友商、万物互联、共生共荣”的服务理念,高标准规划建设、高效率征地拆迁、高品质招商引资、高质量服务推进,实现了坚实起步、良好开局。
园区启动建设以来,协调推进了万古水厂扩能改制、胜天湖水库扩容以及通往园区的天然气主管道、电力、通信等要素设施建设,推动了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及要素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园区还编制完成万古城市设计。投资800万元完成万古场镇次街道整治、主街道店招店牌更换;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了万古城镇市容整治、市政设施完善等项目。区第三人民医院、万古派出所迁建、三环路农民安置房、鲤鱼灯舞文化广场等项目已陆续建成或投用;万古镇中心小学提档升级为大足区第三人民小学;总投资超过5亿元的特色餐饮街、万古中心商圈、万古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将陆续启动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得到完善。
站在郊外,远远就可以看到镇上几栋20多层的高楼拔地而起。这是万古镇第一个高层住宅小区香槟花园。小区对面是完善的商业配套建筑,购物、休闲都很便利。典雅气派的建筑为万古镇增添了不少城市色彩。
“园区建成后,势必有大量外来人口前来工作。有了这些城市配套设施和住宅小区,他们就能在这里安家落户了。”万古工业园区副主任、万古镇党委书记周树云说。
万古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让万古镇的居民们感受到了切实的变化:一条条笔直的大道穿城而过,基础设施明显提档升级,一座服务产业发展、加快东部片区城镇化进程的组团城市正在全面发力。
如今,万古工业园区正肩负着工业化、城镇主战场和大足东部地区组团城市的发展重任,顺势而为,勤奋务实,积极融入创新驱动、培育新兴产业大浪潮中,不断加快产业集群和人口集聚步伐,努力提升城市品质和档次,为打造宜居宜业的大足东部新城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