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1月23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两会专刊
版面翻页
两会专刊
01

助力全面依法治市奏响“四部曲”

□ 本报记者 刘海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2015年1月,在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上,由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九三学社市委、民革市委、民建市委和农工党市委联名提交的一份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建议》被列为“一号提案”。

市政协由此拉开了建言助力“依法治市”的帷幕。

助力科学立法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在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上,市政协主席徐敬业重点提到,要“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建诤言”。此次会议结束后,据不完全统计,提案中与市级党群、法检系统相关的有74件,截至2015年11月底,全部办结回复,提案者满意率达97.1%。

坚持立法先行,此时更应助力科学立法,全面提升立法质量。

立法作为依法治市工作中重要一项,市政协非常重视,不仅积极配合市委政法委、市政府法制办组织委员参与我市地方立法论证会及征求意见座谈会,更对《重庆市人民政府2015年制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计划建议项目表》、《重庆市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办法》、《重庆市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管理办法》、《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专项工作实施意见》、《重庆市安全生产条例》、《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和《重庆市见义勇为行为及时表彰奖励机制实施办法》等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意见建议,努力推进地方立法科学化和民主化,增强法规规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市工商联在提案《加强民营经济法治环境建设确保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中提出:加紧清理和修订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切实消除制度壁垒,从法律法规上体现各种所有制经济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秘书长张鸣主持召开该提案督办会。市政府法制办对涉及企业发展环境的41部政策规章和747件规范性文件予以评估,并起草了《关于企业发展法制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并顺利通过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评议,提案建议得到落实。

推进司法公正

2015年7月,市政协四届十六次常委会议对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重点协商。

为了提高协商质量,去年初,在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等环节上确定了20个子课题,并于2015年3月起,先后成立了由市政协副主席刘光磊、姜平牵头的重点协商调研组和20个子课题调研组。各调研组分头行动,深入基层,实地考察,并多次与市委法治办、市高法院、市检察院等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就“切实保证司法公正”等问题深入研究、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一个主报告和44篇子课题报告。建议“深化我市司法机关业务考核指标体系改革”“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等。

此外,江北区政协提出《关于在两江鱼复工业园区设立巡回法庭的建议》,市高院对此非常重视,立即到鱼复片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反复论证,于2015年1月下发《关于同意江北区人民法院设立两江鱼复人民法庭的批复》,以此促进我市司法体制更加健全。

2015年12月21日、24日,徐敬业率队分别走访了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了解到一年来,市政协与两院分别协商办理的21件、7件政协提案均已圆满完成,委员满意率达到100%。

监督行政执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需要监督执法机关严格执法。

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上,不少提案与执法息息相关,如《关于加强交通执法,帮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和强化法制意识的建议》《关于加强劳动合同法执法监督的建议》《关于加强推进我市城管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的建议》等,都对执法所面临的问题开出了良方。

如南川区司法局蒋健委员提出的《关于劳动合同法执法监督的建议》中,就目前“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逐年上升,且诉求多样化”的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劳动监察队伍建设,健全监察机构,合理配置人员编制,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督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市总工会共同研究办理。经过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转变执法观念,积极引导执法部门转变过去以受理查处举报投诉为主的被动检查模式,以主动预防和服务为主;二是加大审查力度,切实掌握用工情况,并狠抓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多个专项执法检查,重点解决突出问题;三是在全市所有区县建立专门的劳动者举报投诉窗口,并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同时大力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向基层延伸,目前已建成乡镇、社区举报投诉站1558个。通过以上方式,从根源上有效化解矛盾,大大降低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后期案件处理工作中的难度,提高了办案效率。

共促校园普法

法治社会需要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其重点在于普法。

市政协四届十六次常委会上,民革市委建诤言“先行先试‘谁执法谁普法’”:有效整合普法工作体系,形成全市自上而下的国家机关全员普法的“大普法”格局;九龙坡区政协献策“让普法更喜闻乐见”:普法宣传教育要从对象和需求不同出发,制定不同的普法目标和学法范围,因势利导,分类施教,探索“订单式”和“诊所式”普法。

普法在于坚持,更要从娃娃抓起,所以中小学生普法教育势在必行。

2015年9月23日,市政协组织常委视察团,兵分4组,分赴北部新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江北区开展实地视察,并召开意见交换会议,了解我市中小学法治教育情况。在各个中小学校,市政协常委们不禁为法治课、模拟法庭、主题辩论会、小小交警等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纷纷点赞。意见交换会议上,视察团各组分别就视察情况进行了综述。常委们充分肯定了市教委、市司法局等部门在推进我市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问题和意见建议。徐敬业特别指出:“培养青少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中小学法治教育需要全市政协组织的积极参与,全市政协组织和委员要积极履职,更有作为。市政协相关专委会要切实把中小学法治教育作为“委员传递正能量”履职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委员深入各区县中小学校,认真开展“五走进”活动,为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传递更多正能量。教育界的政协委员要主动担起责任,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取得更好更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法律界的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送法进校园入课堂,紧贴青少年学生特点开展法治主题教育。”市司法局局长林育均介绍:“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不断完善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机制,认真组织开展‘法律进学校’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构建中小学法治社会实践载体,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5,作为“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已顺利收官,而作为“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中小学法治教育”已然落地,只待生根发芽。

录入:颜永彬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