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恋” 三 十 年
—— 记市政协委员杜晓阳
杜晓阳(左二)在实作车间
“相识、相知、相恋,我们走过三十年。”杜晓阳将她的生命与职业教育融在一起,共度了一个又一个春秋冬夏。
杜晓阳,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院长,重庆市第三、四届政协委员,全国安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从青涩的少女时代起,她就与职业教育结下不解之缘,从此,她将锦瑟年华献给这份事业,并与之共同成长。
2003年,她被任命为万州区职教中心校长。“组织对我如此信任,我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刚上任,一道“考题”摆在了她的面前,原本2006年完成搬迁的任务要求提前三年完成。找资金!找土地!找项目!重压如山。“压力再大也要撑住!”在她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克服了重重困难,当年11月底就完成了搬迁。可是,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建设和发展任务更重。“搬过来只有两栋房子,一栋作教室,一栋作学生宿舍。学校没有围墙,老师24小时值班,做好保安工作,我们戏称‘人墙作围墙’。”再苦再累,杜晓阳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没日没夜的忙碌,深夜回家成了家常便饭。丈夫常常出差,年幼的儿子只能枕着对父母的思念进入梦乡。有一次,杜晓阳和往常一样,回家后赶忙去看已经入睡的儿子,端详着儿子熟睡的模样,她忽然发现儿子脸上有一道长长的泪痕,杜晓阳心如刀割,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水奔涌……
她只能做一个“狠心”的母亲,因为作为学校主要负责人,师生需要她,学校的建设发展需要她。通过全校教职员工奋力拼搏,2012年,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更名为“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与重庆市政府合作共建,成为西部地区唯一一所、全国仅有的两所安全技术高等院校之一。学校的发展实现了“蝶变”!
2015年,该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院校达标评估。专家评价,“学生有灵气,教师有朝气,中层干部有正气,党政班子有底气、有牛气。”“全院沸腾了!通过评估,说明我们是合格的高职院校了。”杜晓阳露出会心的微笑,“下一步的任务是提升内涵。”
“这个月,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和辽宁石化学校来我院进行了考察。刚接到来函,山西交通职业学院请我院安排教师去指导。”安全工程系主任蒋向东自豪地说。
“我们是杜院长的粉丝哩。”年轻老师们说。是啊,他们眼中的“拼命三郎”曾被评为全区职业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农村劳务开发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杜晓阳扎扎实实地迈出了每一步,稳稳地挑起了学校发展的重担。
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杜晓阳十分珍惜这个建言献策平台,积极为职业教育鼓与呼。
作为一名职教专家,她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我每年都会撰写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这些年,她提出了许多专业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建议——“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立交’体系”“加快构建教育管办分离的体制和机制”……得到了市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落实。
“搞职业教育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目前教育机构自身在强化,可企业却很冷淡。”在市政协四届四次会上,杜晓阳提出提案《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几点建议》,她希望政府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结合众创空间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她是那么认真执着,因为职业教育对于杜晓阳来说,是她一生的追求。她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特约记者 文/宋琴 图/赵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