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1月2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0102
0304050607080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会议专刊
版面翻页
会议专刊
05

民建>>>解开农产品滞销 “枷锁”

□ 作者 见习记者 刘海军

 

近年来,重庆地区各种农产品产值都获得大幅度上升,其中蔬菜产值209.94亿元,商品率65.3%;茶、桑、水果产值61.96亿元,商品率73%;林业商品产值29.74亿元,商品率68.4%;畜牧业商品产值356.47亿元,商品率78.5%;渔业商品产值36.51亿元,商品率81.1%。我市已经形成了优质柑橘产业带、特色水果区、经果区、蔬菜产业带、畜牧养殖产业带和水产渔业区,而这必将导致农产品物流需求越来越大。

看到这些数据,民建重庆市委副主委杨亚丽开始思考:“重庆作为一个大农村和大城市并存的经济体,在城乡统筹为现阶段政策主基调的背景下,农业的健康发展及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如何统一和相互促进?”

微信助销的市场潜力

带着这个问题,杨亚丽利用休息时间,“悄悄”跑到民建重庆市委对口帮扶村镇——渝北区大盛镇展开调研,通过多地走访,杨亚丽发现“原来村民的柑橘太多,却找不到销路,要么挂在树上要么烂在家里”。这么好的柑橘,却卖不出去,多可惜!杨亚丽一回到城里,就把这个消息编发成微信,群发给民建会员们,让他们组织身边的亲戚朋友一起推销大盛柑橘。一个月下来,卖了30万斤,解决了群众的难题。大盛镇的群众沉浸在喜悦中,可民建重庆市委却没有停下来,由点及面,他们看到了这次“微信推销”的巨大市场潜力。带着这个问题,他们开始搜集资料。

“十二五”以来,我市针对农村经济发展陆续出台了有关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地票”交易增值收益反哺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农民新村建设及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化等一系列有关政策措施,使得农民土地、房产收益及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等不断增加,促进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快速增长,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突破万元台阶。

尽管农民收入持续上升,可从总体上看,城镇居民的绝对收入水平仍远大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2008年至2014年的平均差距是2.64倍。但有一点值得欣慰的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从2008年的3.48倍缩小为2014年的2.64倍,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也稍大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

农村居民想致富,可农产品又无法找到销路,而微信推销成本小,效果好,两者结合岂不更好?杨亚丽想。

物流瓶颈成关键

看到这些书面上的“大数据”,民建重庆市委经过讨论协商,决定将2015年的调研课题定为“探索农村电商如何助民增收”。

通过调研,他们发现全国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如浙江海宁的“电商倒推产业转型”模式,以电商推动转型升级,一是引进人才,转换思维;二是对接平台,整体出击;三是加强监管,保护品牌;四是园区承载,强化服务;五是管理提升,升级企业。如江苏沙集的“草根们的无中生有”模式,一是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个体为主向企业为主转型;二是看到抄袭有代价,逐渐开始建立自主品牌;三是产业链空间大,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四是由村到镇再到园区,产业模式不断升级;五是竞争没有尽头,小财主向现代企业家转型。如陕西武功的“从县域电商到电商经济的跨越”模式,就是以一套领导机构,两个协会统筹协调,把握运营中心、物流体系、扶持机制三个关键,搭建电商孵化中心、产品检测中心、数据保障中心、农产品健康指导实验室四大平台;实施免费注册、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免费提供货源信息及个体网店免费上传产品、免费培训人员、在辖区内提供免费WIFI等五免政策。

通过对这些成功模式及目前所面临的形势进行解剖,他们对“农村电商”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供给和销路上。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物流。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快捷和成本低,如果物流环节不能使网购体现这些优势,那么物流就会成为阻碍电商发展的一大瓶颈。农村市场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质,农产品分布比较分散,且农户之间交通不便,快递员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保证服务质量,因此运输在农村是很难做到快捷和低成本的。电商发展也需要健全的物流信息体系配合,农村地区由于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缺失,导致农村无法像城市一样做到信息的实时传达,因此无法配合物流公司和电商企业共建成熟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就我市情况看,目前仍有大部分农村地区未普及互联网,网络信号极其不稳定,也就意味着电商配送中重要的物流信息实时监管系统无法正常实现,存在无法实时进行监控等劣势。此外,还有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整体规模小,农村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认识的意识薄弱,农村电商人才紧缺等问题。

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杨亚丽说,应首先加快解决物流瓶颈,助推农产品进城。发展农村物流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缺失,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考虑物流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合作,力促农村道路的建设。此外,农村信息系统建设也需完善,政府应大力加强农村电话及移动网络平台的建立和普及,保证物流人员可实时上传物流信息,保证消费者随时监控产品运输情况。

其次,开展“物流组织共同配送+乡镇配送点” 创新模式。农村消费者由于居住地分散,因此物流公司之间可以达成联盟实行农村区域的共同配送。还有就是积极利用中国邮政网络优势,充分开放平台提供社会化服务。在广大农村区域,中国邮政网点众多,比其它快递公司更具优势。如果将快递业务和邮政业务在农村物流末端进行合并,便可节省额外的物流开支。因此,物流企业可考虑与中国邮政合作进行农村消费者末端的物流配送,不但节省物流成本,还可提高物流效率。依靠便民站网点代投、代揽的业务,以邮政系统为平台,对接社会各大快递公司,提供社会快递公司包裹的转代投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将邮政系统对接各大电商平台,提供代购、代销等服务,让更多丰富商品“走出农村,走向城市”。

录入:唐银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