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直达
杨亚丽
民建重庆市委专职副主委
将低速电动车纳入监管
目前,低速电动车在监管等方面暴露出以下问题:无专门管理规范;不需要牌照、年审;驾驶不需要驾照却能上路行驶;大多数低速电动车没有购买相关保险。监管空档大,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建议:1、国家对低速电动车应出台专门管理规范。立法时应广泛吸收行业专家、企业和社会公众意见,尽早出台。2、将低速电动车纳入交通安全监管,明确规定低速电动车必须上牌照,并对其进行年审。市民可携带车辆出厂合格证、购车发票、车辆购置税、身份证明和第三者强制险保险单,进行低速电动车注册登记,申领牌照及行驶证,根据申办的次序,依次发放车牌号。3、明确规定低速电动车驾驶人员应当有相应的驾驶证,经过系统的交通规则和交通法规的学习。4、明确规定低速电动车参照机动车管理办法购买强制车险,确保发生安全事故时,相关赔偿问题能够得到顺利解决。
李黔川
重庆旅投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强化PPP项目风险管控
“PPP模式改革”作为市委部署的重点改革专项,已形成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态势。当前,我市PPP项目风险管控能力方面存在“相关制度安排不健全,对项目风险管控的指导可操作性不强;模式中合作双方地位平等及职责分工认识模糊,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风险共担机制;行业监管精细化程度不高,项目监督能力不强,社会监督缺位。
建议:一是加快PPP的立法工作,对PPP的风险评估、合作方的选择、合作各方的责权利、投资经营模式、资金来源与保障、风险防范与化解、监管与处罚等进行详细规定。二是完善前期风险评估和价值评估,建立PPP可行性分析和资金预算先行机制。三是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实现弹性治理。按照“对风险最有控制力一方承担相应风险”原则设计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在合同中适当增加弹性条款,用作不可预测情况下合同发生变故时的解决预案,有效应对不确定因素给合同实施带来的阻扰。合理确定合同期限。四是构建“项目监管+行业监管+社会监督”立体监管体系,市财政局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具体负责PPP政策制定、项目规划、审批、统筹协调和对项目的全程监管,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建立多方参与的社会监督体系,发挥社会团体、媒体和公共服务对象的监督作用,保障项目质量和防范道德风险。
(邓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