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花开 香飘潼南
对潼南慈善人来说,今年开局良好,喜事连连:
1月5日,潼南区政府发出《关于我区慈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表扬通报》,对潼南慈善会10年募集慈善资金超过亿元、惠及各界群众近37万人次的成绩给予通报表彰,对帮助和参与全区慈善事业的52个先进单位、11名先进个人予以表扬。
两天后,潼南区政府召开潼南区慈善会十周年总结大会,再次肯定了区慈善会10年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1月8日,王明安、代小平等企业代表主动捐款7.76万元……
这是自2005年成立以来,潼南慈善会广泛深入地宣传慈善理念,不断创新募集资金物资手段,长期坚持表彰激励措施,努力搭建方便快捷捐赠平台,吸引社会各界热情捐赠的结果。
如今,该区成为重庆市仅有的两个募集慈善资金上亿元大关的区县之一,得到社会各界和市慈善总会的肯定和好评。这让一向以菜花为傲的潼南人,有了新的骄傲资本,慈善之花已在该区灿烂盛开。
宣传强基础 制度是保障
“加强慈善宣传是做好慈善工作的基础,这也是营造‘人人重庆,人人慈善’社会氛围的重要举措。”在潼南慈善人看来,只有深入宣传慈善理念,才能润泽社会各界心灵,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全区慈善队伍中来,实现汇聚区内外社会各界爱心的目标。
10年来,潼南区慈善会采取开办慈善网站、创办《潼南慈善动态》等多种形式进行慈善文化宣传,让慈善理念春风化雨般浸入社会各界人士的思想之中,逐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如今,慈善网站成为潼南慈善事业宣传和展示窗口;321期、77500份《潼南慈善动态》,激发了社会各界众多人士参与慈善事业;各级媒体500余条的慈善新闻展示潼南慈善风采;派员和选送图片参加《慈善之光—中华慈善总会暨团体会员慈善成果展》,录制、播放《打造和谐社会的人们》、《爱心铺路慈善搭桥》两个专题片,在社会引起强烈共鸣。
与此同时,潼南区慈善会率先在重庆市范围内对慈善新闻报道实行表彰和现金奖励制度,激发了更多人参与到慈善宣传工作中来,营造了全社会关注慈善、宣传慈善的氛围,一批慈善宣传者获得市慈善总会的表彰。该项工作机制也成为全市其他区县借鉴的内容。
此外,该会不断加强慈善会的制度建设,并长期坚持表彰激励措施,一大批慈善奉献者和参与者得到各级单位和不同层次平台的表彰。
“我会建立了慈善监督员队伍,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把账务和相关活动置于阳光之下。”该会还强调慈善事业透明化,每个季度公开一次接受捐赠和项目开支的账务,通过《潼南区慈善网》和《潼南慈善动态》或慈善会文件及时公开慈善会的每一项活动、每一次捐赠。
募捐夯根基 惠民是主流
如何加大募捐力度,实现慈善事业快速发展?
“整合资源,创新举措,搭建平台。”潼南区慈善会有自己的看法和举措。
主推慈善项目是该会募捐主要举措。近年来,在坚持传统项目的基础上,该会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热点、难点,每一年都精心策划《慈善项目》“菜单”,“4+1”助学圆梦工程、“关爱抗战老兵”“道德风尚基金”“关注贫困中小学生”“慈善一元捐”助困活动等不断加入到“新菜单”中。
为增强募捐力度,做大慈善资金物资规模,该会坚持“非禁即行”理念,放宽捐赠设置,搭建众多方便快捷的捐赠平台;及时启动地震、洪灾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募集资金物资;利用各种会议组织募捐。
此外,该会坚持与总会、中山医院和其他区县慈善组织联动开展“慈善情暖万家”、“托起明天的太阳”“为希望续航”“先心病”“风心病”和“道德风尚基金”等多个慈善项目;与晋江市、渝中区、大足区等慈善会合作,实施道路建设和阳光助残等项目。
该会还与一些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商会、企业和民间组织联手,实施“重庆·潼南陈抟故里菜花节”“6.30洪灾”、大佛穿金工程、大佛寺景区环境整治工程、未成年人安全防护意识教育;为古溪、群力、塘坝争取上千万元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和抗旱打井等项目建设。
辛勤耕耘带来的是丰收和喜悦。
10年来,潼南区慈善会累计募集资金物资1.16亿元,直接或间接惠及各界群众近37万人次,安老抚孤、助残济困、赈灾救援、助学兴教、公益援助、道德教化、文化设施、道路桥梁、扶贫工程等重点民生工程和慈善活动硕果累累。
慈善花开香满径,爱如春水意绵绵。
如今,双江慈善敬老院、古溪便民桥、致富村路、“龙湖潼南儿童关爱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先后建成投入使用,一大批学校设施得到完善并安上科技的翅膀,相继建立的蔬菜基地核桃基地帮助牵牛村、马桑村等实现整村脱贫,一批批粮食、物资运进汶川、玉树等灾区,大佛寺、三圣寺、卧佛寺等一项项文化工程不断修复和重建,一个个先心病儿童、风心病人、唇鄂裂患者和白内障患者恢复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