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访“三忌”
□ 作者 秦 勇
干部下访,是党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干部工作的“必修课”。通过下访,聚集民意民智,把握所急所需所盼,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推进改革发展事业健康进行。
干部下访要收到实效?应该“三忌”。
忌官气。有的干部下访架子大,前呼后拥,把老百姓“吓”着了;有的干部下访怕麻烦,拣好的地方走,到矛盾少的地方看,下访“空了吹”;有的干部下访就讲大道理,口若悬河,不着边际,群众觉得没意思。干部下访要放下身段,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讲对群众有用的话,做对群众有用的事。
忌形式。上面对各级领导的下访,都有次数和件数的要求。有的干部下访,连笔记本都不准备,凭嘴说、凭脑记,结果记住的很少;有的干部下访,应付了事,对群众的诉求,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有的干部下访,只为在报刊或电视上留一个影。干部下访,应带着深厚的感情,只有真心真情真意为群众办事,群众才会从心中真正认同并支持干部。
忌搪塞。有的干部遇到疑难问题,以一句“我们回去研究一下”或“回去给主要领导汇报”为由搪塞,这一回去就杳无音信;有的干部遇到跨行业、跨地区的疑难问题,以一句“不属于我们的范围之内”推掉。事实上,这些特殊的疑难案件,更需要干部及时研究、及时协调、及时解决。所以,干部对难事、烦事要敢于担当,敢于面对,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担其责”。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