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上“闹大年”
武陵山区把元宵节叫做“过大年”,把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叫做“闹大年”。闹大年,重在一个“闹”字,到处洋溢着欢快、热闹和喜庆。
闹大年最重要的活动是观灯。正月十五的夜晚,各家各户的堂屋内、屋檐下都挂着各式各样的彩色灯笼和华丽的宫灯。人们吃过元宵节的浮圆子,便纷纷走出门来观灯。街面上,华灯如昼、人流如织,到处有踩高跷、溜旱船、玩车灯、逗幺妹、玩龙、舞狮等节目表演。“金钱梅花闹,荷花闹海棠”的曲调此起彼伏,响彻整个街市,鞭炮声、欢笑声不绝于耳!
街市的热闹启迪了孩子的智慧,他们便偷偷摸摸干起“送年灯”的勾当。送年灯是属于尚未婚配的男孩的专利。他们或独自行动,或三五成群,或者到庙上偷取菩萨面前挂着的灯笼,或者跑到子孙繁盛的家庭偷取别人屋檐下的宫灯,送到那些结婚多年却未生育的家里去。据说,这样就能让他们早生贵子。那些得到灯的家庭,通常要给送灯的小青年喜钱;而那些被偷灯的家庭,不仅不会责骂,反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次年,倘若被送灯的家里有孩子出生,则会拜送灯的小青年为干爹,但孩子的鞋袜衣帽需由干爹制办。
在武陵山区广大农村,闹大年的风俗主要有“打连宵菜”“吆克蚂老鼠”和“嚼蝗虫”“嚼地蚕”。
元宵节晚上从别人家菜地里摘菜,叫做“打连宵菜”。这天晚上,任凭你到哪家的菜地去摘菜,主人都不会干预。打回来的“连宵菜”,须浸泡几根在水缸里,其余则全家食用。据说,这样就可以保证全家人一年之中平安快乐、幸福安康。
元宵节到来,春天也到来了。天气转暖,青蛙开始鸣叫,老鼠、蝗虫、地蚕等害虫开始频繁出没。武陵山人把青蛙叫做“克蚂”,把伤寒、流感等瘟疫叫做“克蚂瘟”。为了避免感染“克蚂瘟”和减少害虫对来年庄稼的破坏,人们在村边大路上插满蜡烛,手持响篙一边拍打,一边吆喝:“克蚂老鼠哟嗦嘿,下河去吃凉水哟嗦嘿!克蚂老鼠哟嗦嘿,吆一群走一群,撞一窝脱一窝!”
大人们吆克蚂老鼠,孩子们则在口袋里装满花生、胡豆、爆米花等干果,悄悄去菜园里嚼食,这就是“嚼蝗虫”、“嚼地蚕”。那天晚上孩子吃的干果越多,开春后蝗虫和地蚕的危害就越少。因此,孩子们对这个既得吃又得玩、又为家庭做贡献的任务总是乐此不疲。
闹大年,将春节的庆祝活动推向高潮,春节的热闹和喜庆也在这个高潮中戛然而止。过完了大年,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人们在对春节的无限回味中,又期盼着下一个节庆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