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3月0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协商治理+依法治理

江北探索社区“双治模式”

通讯员 张长荣 王晓燕

2月18日上午,江北区鱼嘴镇最大的农转非安置小区和韵家园,70岁的刘先芳奶奶与一群老姐妹正在小区漫步,闲拉家常。

而一年前的和韵家园,整个小区垃圾遍地,汽车、摩托车随意在小区内行驶和停放,非小区住户任意进出,怎一个“乱”字了得。

从混乱无序到实现规范化管理,和韵家园的巨大转变,得益于江北区政协鱼嘴委员组探索推行民主协商治理和依法治理“双治模式”的结果。

棘手难题

2012年8月建成的和韵家园,是两江新区第一个大规模集中安置小区,入住农转非群众3595户、10785人。

“我们出门买菜,得左右观察、快步离开。”与其他安置房小区一样,和韵家园一直存在管理难、环境乱的问题。转机出现在2015年初。此时的江北区政协刚给鱼嘴委员组布置了一个课题《基层协商民主规范化探索》。

一边是焦头烂额的社区治理难题,一边是基层协商民主课题,这让鱼嘴镇委员组组长、镇长王建平萌生一个大胆设想:组织委员组的委员深入和韵家园调研,探索一条破解安置房小区管理难题的治理路径。

他的想法得到了曾担任区政协委员多年的镇党委书记李维梁的认同,由鱼嘴委员组为主、镇党政办公室和综治办公室为辅的课题调研组迅即成立。随后,调研组走进和韵家园,开始了近半年的调研和意见征集。

调研组发现,和韵家园管理难、环境乱的主要原因,一是居民绝大多数刚从农村融入城市,法治意识淡薄,角色和习惯需要一个转变过程;二是小区管理存在不足,车库清洁做得不好,收费标准过高、收费困难,车辆被划伤现象多,导致车主拒缴现象突出;三是居民喜欢将车停在小区内的人行道和消防通道,人车争道现象突出;四是非小区居民和车辆进出随意;五是垃圾桶随意摆放,也无密封措施,臭味浓郁。这些问题导致整个社区安全隐患和社会矛盾突出,老百姓反响强烈。

破解途径

“群众的需求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要求!”找到了问题,需要对症下药。鱼嘴镇决定把规范和韵家园停车秩序作为加强安置房小区管理的突破口,还居民一个清净、温馨、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

“基层民主协商治理是基础。”为实现这个目标,鱼嘴镇借鉴政协“协商民主”模式,采取循序渐进的代表提议、“两委”商议、居民代表决议、全民公投、公示、实施的“六步走”协商治理举措。

通过这些举措,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采纳,征集的停车库收费标准和社区治理内容得到了公投、公示并实施,镇党委、政府加强安置房小区管理的诉求和作为逐步赢得了绝大多数居民的赞同和支持。

“依法治理是保障。”与此同时,鱼嘴镇加强依法治理力度。通过业主大会、宣传栏开展普法宣传,通过群发短信将规范停车、社区治理的目的、标准和咨询电话告知和韵家园的全体居民;多次组织鱼复园区、派出所、交巡警大队、物业、社区等单位制定预案,防范个别人的违法、过激行为;组织成立群众工作组走家入户开展依法治理解释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鱼嘴镇采取协商治理和依法治理的“双治模式”在和韵家园取得成功。

“小区路面整洁畅通,小区停车入库、收费工作已进入常态化。”经过不懈努力,如今的和韵家园小区群众对停车收费、规范秩序的支持率不断提升,从最初的34%上升到99.8%;所有小车停入地下车库,已办理月票、年票车达800辆,成为两江新区第一个成功实现车库收费的安置房小区;肮脏的垃圾桶也变成了有绿墙绿门的垃圾站,臭味不再随风飘扬;小区居民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摩托车也有了固定的停车位。

“‘双治模式’重建了老百姓对政府的信心,重建了基层社会管理秩序。”江北区政协主席刘学琼肯定道。

如今,鱼嘴镇在完善经验做法基础上,已将“双治模式”推广到辖区其它几个安置房小区,并引入场镇游摊、夜摊整治、农贸市场搬迁等工作中,一个个清净、温馨、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在该镇陆续出现,一项项工作实现平稳推进,群众满意率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