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3月0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视野
版面翻页
视野
04

暖 冬

□ 作者 黄玉才

难得雪后天晴的日子,我踏着皑皑白雪,前往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枫木乡访问“穷亲”,身上披满了雪花,也沾满了浓浓的乡情。

枫木乡与湖北利川市汪营镇鱼龙村毗邻,全乡7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3个:风竹村、昌坪村、双塘村。

我结对帮扶联系的两个“穷亲”,位于枫木乡昌坪村大坡组大山深处。我和乡政府组织委员兼统战委员陈世芳,昌坪村村长冉瑞禄一起,沿着林海深处的机耕道,在雪地上滑行。这里位于高海拔地区,阴山和树荫下的积雪还未融化。离开主公路行约6公里,机耕道也走到尽头了,我们下车踏着厚厚的积雪步行近1公里,先到了贫困户向学秋家。她的家,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山坳,山连着山,琼花玉树,银装素裹,一眼望不到边的林海雪原,翻滚着雪浪,层层推向远方,虽然偏僻,但风光如画,像世外桃源美景,令人陶醉。

向学秋还在屋侧黄连地里劳作,我和冉村长帮她把刚收获的黄连背运回来,她憨厚地端来板凳让我们坐。

向学秋今年61岁,丈夫因病去世,两个儿子都外出务工,她靠做临时工收入维持生活。我们看到她的住房为木质结构吊脚楼,部分已损毁。“感谢政府对我的关心,我每年靠帮人扯黄连草每天80元的工资收入,能维持生活,不给政府添麻烦……”当我问向学秋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时,她充满信心地回答,她会不等不靠,自食其力,解决自己的温饱……

离向学秋家100米左右,是我联系帮扶的贫困户秦金和的家。秦金和现年43岁,每年种植0.5亩左右的黄连,平时靠帮工收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秦金和因患病,再加之无固定经济收入,一直单身,他下一步打算继续把黄连种植好,力争每年喂养几头猪,争取早日脱贫……

他住房四周堆满了蜂桶,经了解,他曾经准备大力发展养蜂业,由于气候寒冷,不适宜养蜂,放弃了这个打算。我们去的当天,他正推着架子车,义务养护进村的机耕道,体现出勤劳朴实的农民本质……

我们翻过了一道雪山,还从我身后传来秦金和憨厚的送客声:“您慢慢走……”

“公路不通,信息闭塞,又无因地制宜的骨干项目和支柱产业造血扶贫,是导致昌坪村村民贫穷的主要原因。”冉村长介绍,昌坪村幅员面积广,村民居住分散,全村20多公里的机耕道是上世纪80年代为种植运输黄连而修建的,至今无力硬化,勉强能通农用车。昌坪村高台组是全乡最偏远的贫困组,村民出行更加困难。

我踏着皑皑白雪,先后深入几个贫困户家中,与“穷亲”亲切交谈,了解贫困原因,倾听困难和诉求,帮助规划脱贫措施,引导农民依靠黄连、劳务等产业和项目增收。

天空虽然飘着雪花,天寒地冻,但我相信,国家“精准扶贫”的惠民“暖冬”工程,却让千千万万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农民,感受到冬天里的温暖。“暖冬”的阳光,正普照着巴渝大地和石柱土家山寨……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