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3月2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注入文化内力

—— 大足区政协助推区域发展记事

通讯员 杨 建 陈东兵

大足区政协日前召开主席会议决定,该区政协今年将继续深化开办“政协大讲坛”,积极与市政协“文化月坛”展开对接,为政协履职注入强大的文化内动力。近年来,大足区政协以文化为引领,不断在发掘传统文化,推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传承创新方面作出有益探索,助推区域创新发展。

书记与主席的约定

1月19日,在大足区政协一届五次会议联组讨论开始前,摆放在参会委员桌上的《新华月刊》的一篇题为《永久的遗产:大足石刻中的传统文化》论文成为了现场焦点。原来,区政协关于“大足学”的研究论文发表在了该期刊上。就连在场的区委书记江涛也连声点赞,并笑言道:“我和张主席的约定算是达成了哟!”

区委书记和政协主席之间有约定,这事还得从去年的联组讨论说起。当时,有委员提出“大足学”学科建设的社会关注氛围有待进一步加强。江涛采纳建议,表示要形成北有敦煌学、南有大足学的“学术双星”格局,除了高校研究中心和学术界的努力外,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政协的支持。并当即与区政协主席张有力立下约定: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一年内在国家级文献资料期刊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为大足学舆论造势。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政协责无旁贷!张有力把约定付诸行动,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出点子、提建议。

“运用新媒体加强对‘大足学’文化的传播”“将‘大足学’研究融入旅游项目开发,让‘大足学’成为大足的一张文化名片”……在“大足学”学科创建路上,大足区政协不仅“坐而论道”,更“起而行之”。

让天下大足存史育人

“没想到琼瑶、舒婷等著名作家都来过大足采风,还留下了如此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尽管没有隆重的书籍首发仪式,但在今年大足区政协一届五次会议期间,《重庆旅游文史丛书——天下大足》成为了大足区政协委员竞相传阅的文化佳品。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这样做,是想为子孙后人留下一点东西,希望它能成为培植新文化的土壤!”全程参与该书编写的大足区政协教科委主任程中兰对此深有感触。据她介绍,大足作为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的甲类旅游开放地区之一,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不但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还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玉龙山、国家水利风景名胜龙水湖,但却少有详尽反映这些旅游资源的文史书籍。

为此,大足政协早在2011年就启动了《天下大足》的编写工作,在文史研究、写作摄影等方面有特长的委员组建编写组到成书,用时近4年。

“对于一些游人了解比较少的景点,我们都到现场踏勘,力求内容真实可信。”“为了拍摄城区晨曦全景,我天不亮就到北山蹲点守候。”《天下大足》的付梓出版,让编写该书的龙良骅、罗国家等委员有话想说、有话要说,因为书中包含着太多大足政协人为之付出的辛勤和汗水,以及他们对本土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推崇之情。

政协讲坛议政舞台

自2012年以来,大足区政协围绕打造“书香政协”主题,通过开展30多场专题报告和知识讲座、举办政协书法展览、开通政协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扩大委员知情明政范围,提升委员文化素养底蕴。新常态下,大足区政协更加注重打造高品位、大众化、公益性的学习平台,帮助政协委员观大局、议大事、参大政。由此,“政协大讲坛”应运而生。

“城乡统筹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讲座,为委员建言大足农村土地入市改革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中国上空的‘俄国鹰’——抗战初期中国人的‘苏联形象’”报告会,让委员集体重温鲜为人知的苏联航空队援华历史……每一场“政协大讲坛”结束后,委员和机关干部都会说,“过瘾、解渴、没听够”。

目前,搭建“政协大讲坛”这项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举措,已然带来提升素质和能力的硬效应,进而转化为助推党委政府工作的有效措施。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