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4月0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视野
版面翻页
视野
04

天幕中的清明节

□ 作者 李 晓

我在四月里等清明来,是在等那些记忆里的清明节,从雨水淅沥的天幕中浮现出来,在苍茫的岁月里,依然滋润我的心。

总感觉,一年之中有这样一个节气,是让活着的人,有了缅怀,有了感恩,有了对生命源头的眺望。

清明节还没到,天空早已是雨纷纷了。我在城里的妈,也早早忙碌开了。妈给我打来电话说:娃,清明就要来了,我和你爸,要给你去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都烧些钱去。

我去妈那里,看见爸正戴着老花镜,用毛笔颤抖着在包好的冥钱上,一笔一划写下一些亡故亲人的名字。爸的虔诚神情,俨然当年他正给远方的亲人们写信。爸抬起头,扶了扶老花镜,望望外面春雨滴答的天空自言自语:等天晴了,我就去外面给他们寄去。爸用的是“寄”,在他心里,他相信,这些冥钱,亡人们都能悉数收到,还能改善一下他们的处境。

记得妈刚来城里那年清明节,我和爸为烧冥钱的事儿吵了起来。那天上午,爸在包冥钱,我在一旁有些不耐烦地说道:“都啥时代了,还搞这些,他们在土里连骨头也早烂掉了,有必要吗?”爸气得发抖,扬起巴掌要打我,被妈拦住了。那天中午,妈做了一桌丰盛的菜,爸倒了一杯白酒,让妈把大门打开,呼唤那些去世的亲人们回来喝一杯酒,吃一顿饭。午饭过后,爸才和我探讨起清明节怀念祭祀故去亲人们的传统,爸说,你这个娃娃啊,不能把先人们的传统都搞丢了。爸说,那年他上了大学,清明节到了,还特地请了假回家,陪同爷爷到山梁上祖宗们坟前磕头烧纸。

妈来到城里后的每年清明,依然坚持她在乡下的习惯,清明节做一顿好饭菜,呼唤他们回来吃饭,然后去郊外给亡故亲人们烧冥钱。飘扬在漫天的风中,那些冥钱成为灰,抵达到无垠的目光中去。

想起我十八岁那年的清明节,雨水潇潇的黎明,妈戴着斗笠,回到了五十多公里外她在长江边的老家。妈去给外公外婆烧冥钱,妈在坟前祷告,请外公外婆保佑我夏天的高考如愿顺利。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妈在坟前长跪的瘦弱背影,激励了我,让我憋足一口气,一直朝着我的梦想迈进,努力地活出一个人样来。

我四十岁那年清明节,陪妈去郊外一棵树下烧冥钱,也是雨水绵绵的天气,我为妈撑着伞,妈蹲下身,一包一包烧着冥钱。妈的目光是痴痴的,烧纸时腾起的火光,让春寒的天气,感到了一丝丝温暖。我恍然顿悟,清明之所以有这样一个传统,是让活着的人感到温暖啊,因为那些走远了的人,还活在人们心中。

清明时节,那些天降的雨水,是对亡故亲人的遥远思念,也是湿润我们心头的甘露,更温暖了天下苍茫的心。●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