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4月1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专家开“良方” 党政巧“用药”

武隆旅游又有大手笔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华) 武隆县近日召开规委会,通过了《武隆县文化植入挖掘提炼及植入建议概念性设计方案》,至此,武隆县委先后通过“旅游开发、城市建设、旅游交通”等4次规委会,悉数采纳了市政协开出的“良方”。

委员专家开出“良方”

去年7月29日至31日,市政协主席徐敬业、副主席彭永辉率领部分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赴武隆开展“委员传递正能量”活动,为武隆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山水园林旅游新城”会诊把脉。活动中,各位委员、专家学者围绕“武隆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山水园林旅游新城的元素、方向、路径,丰富旅游业态、文旅融合的方向、路径,将武隆生态旅游上升为市级战略,切实解决含高速铁路在内的旅游交通及县内景区之间循环交通组织的问题,设立仙女山保税区(点)的可行性、路径”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许多建议意见。

活动后,县政协将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的建议意见原滋原味整理后报县委、县政府,并分别送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委等15个相关部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部门逐项研究委员、专家们所提建议意见的可行性,并以此为依据,拓展思路,大胆探索,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旅游区、休闲度假城市、立体交通网。

大手笔升级旅游

针对7位委员专家就武隆旅游景区建设、旅游营销、乡村旅游等提出的22条建议意见,县委、县政府认真研究后提出了“提档升级仙女山片区第一战场、重点开发白马山片区第二战场、示范打造乡村旅游第三战场”的思路,围绕“休闲、度假、观光”定位,按照“全民兴旅、全域景区、全境旅游”,“山水结合、水陆并进、文旅融合”的要求,新创建2个国家4A级景区,再创一个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力争在2020年建成“渝东南旅游集散中心”“全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公园。

大动作建设新城

认真研究了7位委员专家就武隆城市规划布局、建设管理提出的9条建议意见,按照“县城全面提速、乡镇分头推进、农村逐年实施”的思路,做好规模拓展、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环境宜居、特色彰显、文化鲜明、产业集聚、品牌提升这“八篇文章”,强力实施“片区拓展、旧城改造、交通提升、公园增建、广场配套、夜景灯饰、停车场建设、滨江路改造、特色街区打造、客运中心建设”十大工程,力争把县城建成山水园林旅游新城,成为大游客接待中心。

高水准规划交通

根据4位委员专家就旅游交通提出的8条建议意见,在“十三五”期间,武隆将启动并加快建设仙女山机场、渝黔(江)高铁、垫丰武高速、渝怀二线等市级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仙女山复线、龙溪乌江大桥、土坎乌江大桥、渝湘高速土坎互通、县城北环西段、龙溪至后坪公路、包茂高速白马互通、白马山旅游干线、仙女山旅游环线、通用航空、县城综合客运枢纽、广岭乌江大桥、焦村坝乌江大桥、肖家湾码头等景区畅通连接线;论证规划县城至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轨道交通项目。

高水平植入文化

县委、县政府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要根据5位委员专家就发掘武隆本土文化、旅游文化建设等提出的9条建议意见,找准文化与市场的对接点,解决文化与旅游发展相脱节的问题,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良性互动发展。

景区要植入文化符号。推进文化进景区,对景区标牌标志、厕所、步游道、显示屏、文字提示语等进行加工设计;依托旅游资源产品,围绕独特的喀斯特自然地貌景观,打造集科普、户外、探险等为一体的特色地质文化项目。进一步深入挖掘龙文化、乌江文化、仙女爱情等各方文化,因地制宜处理好文化工程的布局问题,做到大气而不零碎。让文化元素、文化符号、文化味道弥漫各个角落,体现整体感和震撼力,将文化工程做到极致,全方位展现武隆的主流文化;加强对古建筑、古祠堂、古镇、古村落等的保护与开发,深度挖掘、提炼武隆文化,用书籍记录、传递武隆文化。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