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4月2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让秀山茶“香”飘全国

——秀山县政协十年持续助推茶叶产业发展纪实

通讯员 姚建国

今年3月,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召开的2016年第一次农产品地理标志会议上,“秀山茶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成功,通过国家评审……4月18日,秀山县茶叶产业发展汇报会上,县政协主席周传明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因为这里面有县政协10年持续助推茶叶产业发展的心血和汗水。

政协“处方” 党政施药

秀山茶叶历史悠远,特别是钟灵平夕茶“口含铜钱而化”成为清代皇家的茶之贡品,并有“斗米换斤茶”、“此茶治百病”之说。2005年,该县茶叶种植发展到约2.5万亩,茶叶产量约0.9万吨。可就在当年,秀山茶叶产业遭遇严冬。由于当地群众受传统观念影响,加工工艺粗糙,产品滞销,半成品积压,一部分茶农干脆就让鲜茶叶烂在地里,整个产业链条受到冲击。

如何依托钟灵平夕茶叶的独特优势,抢抓历史机遇,把茶叶产业发展成为秀山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让秀山茶“香”飘全国,县委、县政府把任务交给了政协。

从2006年至2011年,县政协开展了系列调研、视察、座谈和咨询论证,围绕“消费受欢迎,产品有市场,企业有效益,农户有收成”建设茶叶产业链核心,先后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促进茶叶企业提档升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品牌化》《实行保护价订单收购,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制定茶叶产业中长期规划的建议》等调研报告、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等50余篇。县委县政府及时研究采纳,陆续出台支持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和产品品牌支持奖励,建立专项科研基金和良种繁育体系,扶持奖励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等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从此,秀山茶叶产业规模由小变大,产业化培育建设由弱变强,产业链条实现了散乱向紧密完整的演变。截至2015年底,该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了7万亩,形成了“钟灵”“鼎元”“钟灵毛尖”“秀山春茶”等40多个品种。

俯身茶园 提升品质

在助推秀山茶业发展的过程中,秀山县政协深入乡镇茶园实地调研,召开茶农、加工企业、销售商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茶农代表普遍反映:留守在家管护茶园的大多数都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队,他们无能力按照高标准要求去管护茶园和采摘鲜叶,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茶园管护成本逐年提高,管理跟不上,缺乏激励机制。针对茶农提出的问题,调查组抛出“让茶农以土地流转形式,采用‘基地+公司+品牌+市场’的发展方式”等建议。

经过土地流转后,茶农按照公司要求科学管护茶园,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采摘卖给公司。原来每亩采鲜叶200斤,卖价一斤4元,亩产800元。土地流转后,每亩采鲜叶250斤,卖价一斤30元,亩产7500元,亩产增收6700元。至此,茶农对种植茶叶和茶园管护更投入,信心也更足了。

文化助力 建言执着

茶叶飘香,其在于它的清香和甘甜,更在于它的文化记忆。秀山政协人在助推茶叶产业发展的同时,更没忘记品牌形象打造和“口含铜钱而化”的文化记忆传播。一届届政协委员充分运用提案、社情民意、协商建言、大会发言等履职途径,发挥政协汇聚人才优势、不懈致力于茶叶品牌形象打造和文化记忆传播。

在《关于“秀山茶叶”地理标志商标的申请和保护的建议》《关于加快建设茶叶文化镇村的建议》《关于加强茶叶文化保护传承的建议》《关于把钟灵平夕茶产业打造成为秀山特色支柱产业的建议》等一批重点提案、建议的推动下,2014年、2015年“秀山茶叶”先后获得重庆市知名产品称号、中国有机茶产品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16年3月“秀山茶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成功,通过国家评审,与此同时,还连续四年成功举办“秀山·钟灵茶文化节”和茶叶文化研讨会,让来自湖南、贵州、湖北以及重庆主城和秀山周边区县的宾客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钟灵平夕茶的魅力,为秀山茶品牌打造扩大了影响。

根据县委批转县政协2016年度协商工作意见,秀山县政协今年还将围绕“完善高山生态茶产业链”开展协商。县政协将通过持续助推,让秀山茶“香”飘全国。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