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4月2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石柱:务实写就民意“收条”

通讯员 谭华祥

4月的石柱县城滨河公园,市民们挥舞着红扇,打着太极,晨光照着春意盎然的广场,亮丽的县城在薄雾中清晰起来。美好的一天来自城市环境整治模式的改变,也来自政协社情民意的助推。

“打击违法建设,死守耕地红线”“发挥区位优势做大做强莼菜产业”“依法整治县城环境,提升石柱整体形象”……近年来,石柱县政协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深入群众,收集民意,有力地助推了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石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充分采纳委员的社情民意,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着力点。

违法建设得到遏制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外出务工农民腰包的鼓起,农村居民争相进城购房。一时间,石柱县城住房紧俏,房价虚高不下。由此,激活了部分不法房地产商的“利益神经”,肆意违法建房。

2011年末,部分政协委员通过1个多月的明察暗访,收集整理了“打击违法建设,死守耕地红线”的社情民意。

一份“沉甸甸”的社情民意,引起石柱县政府高度重视,当即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违法建设整治工作。

2012年2月,石柱县拉开了违法建设整治专项行动大幕。按照“依法治违”的原则,石柱县用大半年的时间,叫停了上万平米的“违建大厦”,拆除了即将封顶的“黑夜工程”,收缴了上亿的“违建收入”……

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国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法律的尊严得到应有的张扬。

莼菜产业世界领先

享有“水中人参”“植物胎盘”美名的莼菜,对水质、气候、土壤、阳光等自然条件要求非常高,很多国家和地区先后试种都以失败告终。

石柱县在反复调研基础上,通过引种、移植,获得成功并规模发展。然而,由于以前没有出口权致使莼菜价格低迷,当地菜农收入微薄甚至入不敷出,对莼菜管理也就失去信心,一个难得的产业危在旦夕。

2011年末,石柱县农业部门收到当地政协委员的社情民意《发挥区位优势做大做强莼菜产业》后,将莼菜直接出口作为农业综合开发拉动莼菜产业发展的重头戏来抓,帮助莼菜企业申请到直销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直接出口权。

2014年,石柱县进一步落实政协委员《利用民族项目资金优化莼菜产业》的社情民意,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创新实验区项目,共投资720万元实施黄水镇万胜坝村和冷水镇八龙村两大莼菜基地环境连片整治,为莼菜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

目前,石柱县莼菜种植农户4100多户,种植莼菜1.3万亩,成为响当当的“全球最大的莼菜基地”。

县城形象正在提升

石柱县城由老城区和新城区两大块组成。老城区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和人口密度的与日俱增,街道拥堵、人车混流、乱停乱放现象突出。今年年初的县“两会”前夕,石柱县政协城环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走访了解,提出了“依法整治县城环境,提升石柱整体形象”的社情民意,并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县城综合整治列为该县今年“四大整治行动”之首。

3月21日,石柱自治县召开县城综合整治动员大会,决定从本月起,用近一年的时间,对县城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塑造石柱窗口形象,切实提升广大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我们的社情民意硬是发挥了作用呢!这样,我们也好给市民一个交代哦。”石柱县政协城环委副主任冯红卫说,这次整治的重点将围绕加强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绿化亮化整治,狠抓设施维护维修。通过整治,真正实现“环境卫生整洁干净、市容秩序规范有序、园林绿化提档升级、设施维护及时有效、县城夜景流光溢彩”的目标。

目前,该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并变以前单项工作运动式整治模式为城市要素配套整治。从内环开始,对执法、环卫、路灯、设施、市容市貌于一体的城市管理要素逐条街进行专项规范整治,并逐步向二环、三环扩展,形成常态化。同时,从城维费中切块设立精细化管理专项资金,与财政实行报账制,彻底改变过去城市维护资金使用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城市维护水平和质量。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