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4月2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4

彪炳青史的重钢烈士墓

□ 作者 鲜明 吕琳 文/图

重钢烈士墓是重钢公司厂区内一处重要的工业文化遗存,也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被列为大渡口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1946年3月23日,由于物价飞涨,工人工资维持基本生活都成问题,重钢集团的前身——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爆发了“反饥饿,反压迫”的大罢工。在罢工前的19日,传闻称兵工署决定增加员工100%的工资,而人事课长孙一鲲只令增加20%,立刻激起群愤。不少工人汇集在香涛院要求厂方答复,厂方一面拖延答复,一面积极准备武装镇压,于22日午夜12时突然实行全厂戒严,并逮捕工人代表项东山等7人。全厂工人、眷属愤怒至极,遂实行大罢工。警卫队长袁时中率稽查特务开枪镇压,当场打死工人谢汉生,致8人重伤、多人轻伤和失踪,并强制资遣了21名工人,酿成震惊山城的“三·二三”惨案。

1949年,钢迁会更名为29厂。这一年的11月28日至30日,国民党溃退时在厂内重要设备周围都安放了炸药。爱国护厂职工在地下党员刘家彝、副工程师简国治等率领下,冒着生命危险连夜清除炸药。30日凌晨8时,第一所发电厂发生爆炸,刘家彝、简国治、古传贤等17名职工壮烈牺牲。加上11月28日因策动工人护厂而被枪杀的烈士胥良,后人称他们为“十八勇士护厂”。

重钢烈士墓修建于解放初期。1965年,为了缅怀这些死难烈士,重钢公司在乌龟凼警报台修建了纪念碑。“文革”期间,烈士墓遭到了严重破坏。1980年,重钢专门成立了修复烈士墓工程领导小组,对墓碑、陵墓、石阶、陵园内环境进行了系统修复。走近现在的烈士墓纪念碑,可看到碑身上方书写着“死难烈士永垂不朽”,下方镌刻有“烈士墓碑记”和烈士的名字。

此外,在纪念碑的左右各有一座石墓。左边的石墓中长眠着重钢早期的创始人张连科,他曾负责在抗战爆发后将汉阳铁厂、上海炼钢厂等处机器设备拆迁至重庆大渡口建厂。1945年5月17日,他因辛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年仅49岁就病逝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当时的国民政府参谋总长何应钦亲笔题写墓碑,表彰他在抗战中迁厂建厂的历史功绩。该墓在“文革”期间被毁,后来又重新修建。右边的石墓中长眠着重钢的另一位老领导邓弼成。他是一位老红军,曾任红四方面军司令部侦查参谋,后任重钢副经理,领导重钢从艰难走向繁荣。1968年因病逝世。

“凛凛烈士忠魂,悲壮天地,足以彪炳青史而激励来者。”时至今天,当地居民依然没有忘记长眠于此的烈士和先贤。烈士墓多次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和保护。在每年的清明、“11.27”纪念日等特殊日子,都会有不少党员、团员和市民前来扫墓、祭奠。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