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助残扶贫
云阳为残疾群众上门评级
本报讯 “我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又晕车,所以一直没到县城去办残疾证。如今你们送服务上门,这真是好呀!”日前,云阳县上坝乡东阳村瘫痪多年、92岁的陈匡益拿着县评残小组出具的残疾等级现场评定通知书,仍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当日,云阳县政协组织来自县残联、县益康医院的4名县评残小组成员深入上坝乡东阳、石梁、治安、生基和药场等5个村,开展“政协传递扶贫助残正能量·残疾等级评定服务进农村”活动,为全乡76名困难家庭残疾人现场解答残疾证办理相关问题和残疾人政策,现场评定残疾类别、残疾等级,出具评定意见,办理相关手续,并为40人现场颁发了残疾等级通知书。
受遗传、环境、外伤和疾病等因素困扰,云阳县上坝乡困难家庭残疾人占比较高。但由于地处边远,距离新县城100公里左右,乘车往返要一天以上,一些残疾群众因身体行动不便或经济负担能力弱,渴望享受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却因未参加残疾等级评定而难以如愿。云阳县政协主席赖建彬在走访结对帮扶的上坝乡生基村和药场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要求县政协充分发挥优势,在“委员传递正能量”活动中融入助残扶贫内容,切实为边远山区残疾群众提供服务方便,让每一名群众都充分享受政策阳光的普照。随后,县政协邀请县民政、县残联、益康医院等单位研究对策、达成共识,最终决定抽调部分评残小组成员,以肢残评定为重点,以上坝乡为试点,探索开展残疾等级评定服务进农村活动。
一块水泥地面、2张办公桌、4把椅子、4个工作人员,一摞表格资料,尽管工作条件比较简陋,但对于残疾困难群众而言,却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上坝乡生基村的杨开碧也在现场领到了残疾等级评定通知书,他算了一笔明细账:这次只花了15元钱的登记照费用,县政协直接支持了户口簿复印和等级评定费用,还少了医疗设备检测费、来往交通费、住宿费,自己至少节约了500元,用他的话说就是“抵得上自己一年到头喂猪的收入了”。
赖建彬表示,要进一步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组织更多政协委员,动员更多部门力量,深入边远乡镇,关注困难群众的所需所盼,立足智力、产业、基础建设、劳动力创业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为脱贫攻坚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牟伦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