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5月2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潼南区政协持续助力普通高中“进城”纪实

通讯员 肖洪刚 李浩宇

在今年潼南区教委的工作安排中,有一个重大举措:将在江北新城新建成1所高中学校,实现今年秋季学期塘坝、柏梓、古溪三所农村高中“进城”。

为助力潼南教育公平这一民生工程,潼南区政协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促成了全区高中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使农村的孩子可以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同样享受到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

激活一池春水

“好的老师都到城里去了,乡镇普通高中各方面都差,我们乡下孩子什么时候能得到好的教育?”2012年12月,区政协主席张彬带领调研组就全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进行调研时,从学生家长那焦虑的言谈中了解到他们对教育公平的渴望。

那时,说起城里的高中,人们都会提到潼南中学、潼南一中;说起农村的高中,人们习惯地会想起:塘坝、柏梓、古溪。城区高中规模在扩大,地处农村的高中优秀教师也陆续流向城里,城里学生不仅有好的设施,还有好老师,城乡普通高中教育水平差距不断拉大。他们期待子女进入城区学校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高中段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普通高中进城,既注重教育起点的公平,又注重教育过程的公平,在实现普通高中阶段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式发展同时,激活潼南教育一池春水。”张彬提出了思考。

助力高中“进城”

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正向思维是:加大对农村高中的扶持力度;实施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捆绑发展即“由强及弱,由城到乡”。而“普通高中进城”则是2013年2月区政协在调研报告形成过程中,立足于潼南实际,从长远、从根本上解决潼南城乡教育发展失衡问题提出的逆向思维。

这一建议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时任潼南区人民政府区长蹇泽西作出“认真吸纳政协合理化建议”的批示。为进一步推进农村高中进城的步伐,2014年潼南区政协召开九届十四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潼南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7位政协常委和委员结合调研中掌握的情况和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了激烈的辩论。会后,区政协根据协商成果,向区委区政府提出加快柏梓、塘坝、古溪高中撤并进城进度,早日完成剥离高初中合办,整体提升潼南高中教育质量的建议。2015年区政协科教文卫体委,政协委员付世财、唐显文、邹成东等在区政协全委会、常委会分别以集体提案、个人提案、社情民意、政协简报等不同形式持续建言。

潼南区委、区政府根据政协建议先后形成了《潼南县学校布局规划》和《潼南县教育重点项目建设方案》,调整了潼南区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推进会,落实系列措施,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提出从2014—2016年,利用3年时间完成全区高中段学校向城区集中的任务,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突出打造潼南中学江北校区、潼南一中和职教学院。

张彬表示,普通高中“进城”的目的,是实现教育公平,让更多学生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实施高初中分离、规模化办学的同时,注重“进城”,更要注重“进城”之后的效果,要实现学生、教师进城,也要实现教育质量的“进城”。“对这一问题政协还将持续关注。”张彬指出,区政协的关注重点要及时转向学校完善基础设施设备;狠抓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打造教育名区等方面。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