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涪陵区政协提出——
让特色品牌更具竞争力
本报讯 当今时代是品牌竞争的时代,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近日,涪陵区政协围绕加强农业品牌培育,召开专题协商会。
协商会上,委员们认为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观念的影响,企业没有意识到品牌对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巨大作用,没有把品牌看作是一项推动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资源,农产品的品牌意识不够浓厚。
如何进行品牌培育?陈榜明委员认为,必须结合区域特有的地域及人文特点,对每一个品牌注入地理、人文和生物的理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设计和培育地域特色突出、品牌价值及文化内涵深厚的农产品品牌。同时要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休闲采摘、农耕体验、农家乐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活动,将品牌农产品宣传出去,传播出去。积极完善品牌保护机制,切实维护品牌形象,保护品牌所有者合法权益。
何泽富常委则认为应该严格品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做到生产有标准、质量有标准,促进提高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机制,形成种养、产销、服务一体化的专业化生产经营,形成规模经济,解决生产规模小、销售渠道窄、生产经营分散、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延长品牌效应,促进品牌构建。
如何使品牌更富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罗小军委员提出从营销上着力,要广辟途径,多措并举,把直销、实体店分销、电子商务销售等多种渠道结合起来。尤其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乡镇一级要尽快建立品牌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体系和平台,多渠道、多元化销售农产品。
区政协主席徐志红表示,要进一步借力“十三五”机遇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通过品牌战略带动效益和竞争力。(况黎影)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