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身心 迎接高考
高考临近,不少学子身临紧张的学习氛围之中。如何让学生在关键时期内尽快调整心理状态?专家给出了处方。
症状1 : 紧张焦虑
每年高考前,学生普遍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部分同学在谈到学习时提到,平时觉得很简单的题目,考前面对类似的题目就不会做了,脑中也一片空白。当两三次遇到相同情况时,心里会越来越不自信。
处方: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冷静思考。学生对于以前做过的题目,当再次遇到时,或许会因为麻痹大意,或许是人的身心正处于极度疲劳、紧张时期而出现短期空白。无论如何,这些都是短时间的,有可能只有几秒钟,很快人的意识会恢复过来,学生不要太过在意。如果真的出现空白期,要学会自我调整,冷静思考,相信并不是你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你暂时没想到罢了。逐步审题,继续做正在做的事情。
症状2 : 好高骛远
部分考生反映,以目前的学习成绩所能考取的院校与心目中理想的院校存在一定的落差,表现得有些悲观。
处方:学生考取的院校,除极个别的超常发挥或超低水平发挥失常外,绝大多数是在自身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之内,一般考生的高考成绩都会在模拟考分数的基础上略有上下波动,这都属于正常发挥。而学生产生的悲观情绪,主要是不能达到心目中的愿望,造成落差产生的心态变化。这时需要学生正视自我,顺其自然,告诉自己只要能考出自己平时的成绩就已经是成功一半了。
症状3 :僵硬交际
一位同学反映,不久前他刚和另一位同学因小事发生过矛盾,却迟迟难以重归于好。
处方:紧张的学习所产生的压抑感,会逐渐影响到周边的人群,对此需要多沟通。朋友之间当遇到烦心事可以互相倾诉,如果把自己隔绝起来,那么别人又怎能“走进”你的心里呢?在紧张的学习中,建立良好的交际圈,将有助于自身发展,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会迎刃而解。
症状4 :家长唠叨
面临高考的学生们都遇到过来自家长的不小压力。一次不理想的成绩,往往会换来一次烦心的唠叨。
处方:凡事需量力而行,家长过多的苦口婆心,不知不觉中会增添孩子的无形压力,有时候往往会事与愿违。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最好的办法是以一种鼓励的姿态去迎接,营造一种欢快、轻松的家庭环境,赏识、鼓励孩子,给他最需要的自信心。(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