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了,带着一颗颗火热的心走村串户。他们走了,带着一丝丝牵挂与责任。来与走之间,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却将一片真情留在了山乡——
陪“亲人”过节
通讯员 郑贤术
6月5日,端午节前夕。听说开县政协的“亲人”要来江庙村与帮扶群众一起吃大锅饭、过端午节,长沙镇江庙村五保老人王德权特意穿上喜庆的红衣服,早早等候在村口。上午9点,开县政协40多名机关干部及委员来了。“老辈子,身体还好吗?端午节快乐!”刘列春委员温暖的话语让王德权找到了渴别已久的亲情。
“都出来,都出来哦!”70岁的李武国看见亲人们的身影刚出现在村口,就激动地招呼乡亲出来迎接。“大爷,我们来得匆忙,没给你们准备什么,这些大米、食用油、粽子……是我们一点儿心意,祝你们端午节快乐!”唐顺全委员拉着李武国的手,感慨地说。
拉着留守儿童黄晓林的小手,政协机关干部李大操当即拿出自己的手机,让黄晓林和远在广东打工的爸爸进行视频通话,倾述彼此的思念。
中午12点,江庙村办公室里洋溢着欢歌笑语。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大锅饭让江庙村80多个贫困户和开县政协的“亲人”融入到一起。你给我夹一道菜、我给你敬一杯酒;你给我讲一个笑话、我给你唱一首歌……醉人的蜂糖酒甜醉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叽喳叽喳叽喳……”一阵喜鹊的叫声打破了山乡的宁静。沿着狭窄的泥巴路,开县政协主席张重新来到长沙镇黄山村张开达家走“亲戚”。老张今年65岁,老伴68岁,三个女儿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已5个年头。张重新是个特别体贴的人,眼见张开达体弱多病,立即放下手中的粽子,叮嘱老张不要着急,张重新当即送上慰问金500元,并留下电话号码,表示今后一定会帮助老张渡过难关。吃着香甜可口的粽子,张开达感悟着那份温暖。
在江庙村陈洪的家里,唐顺全委员和“干儿子”陈洪一起包包面,一起摘豇豆,一起烧火做饭。饭后,老唐递给陈洪一把自己家的门钥匙,准备把陈洪接到自己家里。老唐说,他要帮助陈洪完成学业,要让陈洪感受到父爱亲情。
6月6日下午,在白泉乡钟鼓村村办公室的院坝里,一场特殊的座谈讨论会扣开了钟鼓村脱贫致富的希望之门。
“种养殖专业户,一定要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一定要形成规模。”邱永华等委员为钟鼓村规划出了适宜的发展思路。当了解到当地政府、村委结合实际进行规模种植厚朴、木香板蓝根等中药材,并发展生猪、山羊、土鸡养殖时,邱永华表示:他将把钟鼓村作为自己公司的定点帮扶基地,从技术、项目、资金等多方面帮助钟鼓村发展生产,发家致富。邱永华委员的一番话,让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长沙镇马鞍村村办公室,周义琴、周小琴等正在和村社干部、群众代表亲切地交谈着……周义琴委员说,村干部是领头雁,只要头带得好,群众发家致富就快,全村人奔小康才有盼头。
“多办一些特色农家乐,一定是棵摇钱树!”周小琴建议村民,可以依托汉丰湖,发展特色农家乐、观光休闲旅游等。“到时,旅游经济火了,就会给你们带来滚滚财源哟!”村民们都露出了微笑,心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打算。
像周义琴、周小琴一样,其他委员也分别在自己挂片的村里召开了座谈会,商讨并理清了本村的发展思路,规划和完善了本村的致富项目。据统计,在短短三天时间里,这些临时“村干部”共为7个村规划了9个发展项目,解决实际问题16起。
“刘主任,您以后要常来啊!唐委员,这点洋芋是我们的心意!邱董事长,回家后记得来个电话哈!……”握着帮扶群众的手,委员们的眼睛湿润了。“请乡亲们放心,我们会再来的,我们一辈子都是你们的知心人……”
3天时间,走访慰问群众200余人,解决实际困难30多起,日均行程10余公里……从这些不起眼的数据中,我们看到委员在党和人民之间架起了“连心桥”,他们把爱洒在了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