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6月1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父女乡村医生“上大学”

□ 本报记者 程 卓

坚守在城口县咸宜乡卫生院的乡村医生唐刚俊还有一个月就迈入花甲之年,6月13日,他走出大山,随同来自我市5个区县的150多名基层医师走进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针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预防、诊断和治疗再次学习提高。

1983年,唐刚俊背着小药箱开始了乡村医生的职业生涯,主要负责当地的疾病预防工作。刚开始,由于村民对疫苗接种的认识不够,再加上到乡卫生院的路远难走,少有村民主动到乡卫生院接受疫苗接种,唐刚俊只有背着小药箱挨家挨户上门,一个月有大半个月都在走村串户,每月穿坏两三双草鞋就是他奔波的“路费”。

如今,村民健康意识虽然有所加强,但疾病预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选择这一行就要干好,多学习点知识和技能,我们回到村里也能更好帮助村民。”想到这次机会难得,有众多名医授课,唐刚俊把女儿也带来参加培训。原来,在父亲唐刚俊的影响下,女儿唐学梅也成为了一名扎根基层的乡村医师。

唐刚俊父女参加的“基层医师提高班”,是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联合重庆医科大学智力助推区县基层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从2010年开班至今,已成功举办6期,覆盖了渝东南地区、渝西地区等24个区县的1400多名基层医师。这次培训一共为期5天,由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授课,主要讲解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脑血管病等疾病的诊治及预防。

市政协副主席谢小军表示,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网底,关系着广大基层老百姓的健康,举办培训班也是市政协贯彻党中央和市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具体措施。他希望基层医师们珍惜这次机会,提高理论素养、调整知识结构、拓展知识层面,当好基层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基层医疗条件在逐步改善,对基层医师的技能水平也有了更高要求。”来自奉节县吐祥镇中心卫生院的黄思怀对这次培训满怀期待,“通过培训提高我们的技术,也能更好帮助老百姓解除病痛”。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